•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4 00:05:20 股吧网页版
续签!中巴双边本币互换1900亿人民币再续5年 有何深意?
来源:新京报 作者:姜樊

  时隔12年后,中巴双方续签人民币/雷亚尔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5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显示,在两国元首的见证下,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1900亿元人民币/1570亿巴西雷亚尔,协议有效期五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央行间双边本币互换是一种融资安排,一国央行可以用自己的货币置换另一国货币,以此获得对方货币流动性,一般用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等目的,到期后再相应换回。2013年,中巴两国首次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人民币互换资金规模为1900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是中巴深化金融战略合作的重要体现,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发展两国关系,同时深化两国贸易往来,促进人民币在巴西及拉美地区使用;这也将有助于扩大两国间本币使用,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中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利于深化两国贸易往来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与巴西中央银行行长加利波罗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金融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和《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人民币/雷亚尔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金融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全面推进两国央行深化合作,包括完善金融市场投资环境,加强金融市场建设相关技术交流,支持金融投资者扩大投资规模,促进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过双边本币合作,为两国金融市场提供本币流动性支持;促进跨境支付互联互通,加强快速支付系统和跨境二维码支付对接等。

  中国人民银行指出,中巴双边本币互换续签将有助于扩大两国间本币使用,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近年来,中巴经贸关系日益密切,中国连续15年保持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巴西也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续签协议有助于深化两国贸易往来,促进人民币在巴西及拉美地区使用。

  巴央行可推出支持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融资的工具

  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下,巴央行可使用人民币互换资金支持双边贸易。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从过去实践看,中国人民银行也会继续完善跨境人民币使用政策,为两国经营主体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投资结算提供便利、友好的环境。

  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已有先例。香港金管局2025年初基于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常备互换协议启动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总规模1000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香港银行向企业提供人民币贸易融资,香港银行使用积极。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还指出,中国人民银行还将与巴西财政部签署《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财政部金融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推进双方在金融市场、发展融资和国际金融货币政策协调等领域的合作,包括推进中巴可持续发展扩大产能合作基金机制下的合作,探索其他投融资机制;共同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完善全球金融治理,强化发展融资议程。

  中国人民银行指出,上述文件的签署标志着中巴金融战略合作进入互利合作、高效务实的新阶段,将为两国企业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务保障,为中巴发展战略对接提供金融支撑,并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是全球金融安全网重要组成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中巴两国央行在两国元首见证下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是中巴深化金融战略合作的重要体现,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发展两国关系,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

  “中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还是全球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业内人士指出,特别是在近期美国推行所谓“对等关税”的背景下,中巴两国加强货币合作,将向市场释放两国携手共进、团结合作的积极信号,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维护区域和全球金融稳定。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人民银行与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陆续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多年来,双边本币互换在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提供流动性支持、支持双边贸易和投资等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截至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有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基本覆盖了全球六大洲重点地区的主要经济体,算上此次与巴西央行协议,互换协议总规模合计约4.5万亿元人民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