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深圳,华为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上,搭载鸿蒙操作系统5(HarmonyOS 5)的鸿蒙电脑重磅亮相,标志着国产操作系统在电脑领域的重要突破。
“鸿蒙电脑将于5月19日正式发布。”华为终端BG平板与电脑产品线总裁朱懂东表示。
从鸿蒙手机、鸿蒙平板,再到鸿蒙电脑,华为终端全面进入鸿蒙时代。西部证券相关研报指出,鸿蒙电脑历经5年布局,集结上万名工程师、联合20多家研究所共同研发,累计超过2700项核心专利,从内核开始重构操作系统。目前,HarmonyOS生态设备突破10亿台,鸿蒙开发者超过720万,代码超过1.1亿行。(详见财中社《10亿Vs.10亿:小米华为“对对碰”》)

西部证券研报显示,在鸿蒙电脑应用生态上,当前已有300多个融合生态应用完成适配;预计到2025年底,这一数字将超过2000个。字节跳动旗下飞书、美图(01357)秀秀等推出鸿蒙电脑版应用,为鸿蒙电脑生态建设注入动能。
更重要的是,作为生产力工具,鸿蒙电脑搭载HarmonyOS 5,实现了AI能力与底层硬件、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深度融合。鸿蒙电脑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三设备键鼠共享,通过手眼同行、跨设备互通、应用接续、华为分享等创新功能,用户可告别多设备办公互联互通的繁琐操作,实现手机、平板到电脑、其他智能硬件的无缝衔接,极大提升办公效率,并确保安全可控。
从破局到崛起
2019年5月,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谷歌(GOOG)被要求暂停与华为的部分合作,这一事件成为华为加速操作系统自研的催化剂。
也是这一年,华为手机全球出货量达2.4亿台,超过苹果(AAPL),仅次于三星(SSNLF)。一旦美国政府禁止华为使用安卓系统,华为全球5亿终端用户将面临系统无法更新困境。
华为此前的担忧成了必须要直面的现实。
早在2012年全球智能设备产业高速发展期,华为已开始规划自有操作系统,并于2014年正式立项研发。这一决策,一方面源于华为一贯的“忧患意识”,以及掌握核心技术主动权的战略考量;另一方面,则始于华为对未来智能设备多元化、全场景化发展趋势的前瞻判断——在HarmonyOS诞生前,其他操作系统能够支持手机、平板、电脑、手机及有限的智能硬件,如智能音箱,但无法支持包括智能家电、家居等多品类智能硬件在内的全场景智能设备。
被业界称为"鸿蒙之父"的华为消费者BG软件部前总裁王成录曾表示:"替代安卓只是鸿蒙价值的5%都不到,鸿蒙还有更大的95%的价值,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这也揭示了HarmonyOS的真正价值——不仅是替代现有系统,更是构建一个面向万物互联时代的崭新生态。
2019年8月,华为开发者大会(HDC 2019)正式发布鸿蒙OS 1,首个落地产品是彼时尚未脱离华为的荣耀智慧屏。荣耀智慧屏初步展现了HarmonyOS分布式能力雏形,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调。
随后,HarmonyOS的崛起不断提速。
2020年9月,华为面向智能硬件生态伙伴发布全新品牌和开放平台——鸿蒙智联(HarmonyOS Connect),通过极简连接、极简交互、万能卡片、硬件互助等全新交互体验,HarmonyOS为生态产品伙伴、解决方案伙伴接入鸿蒙智联生态提供一站式服务,鸿蒙OS应用范围拓展至手机等设备,引入全场景设备互联概念,开始构建生态框架。
2021年6月,HarmonyOS 2发布,面向手机、平板带来统一控制中心、超级终端一拉即合、万能卡片等全新特性,HarmonyOS 2升级速度屡创纪录,百天破亿,升级率达77%,是史上发展最快的终端操作系统。截至2022年7月,搭载HarmonyOS 2的华为设备突破3亿台。
2022年7月,HarmonyOS 3开启升级,超级终端、万能卡片、流畅性能、隐私安全等特性更进一步。同年11月,华为发布全新鸿蒙开发套件,用创新的技术全面加速鸿蒙生态商用化演进,首次提出“鸿蒙世界”概念,通过分布式技术、AI、原子化服务、图形渲染等8大技术构建鸿蒙底座,30000+API作为“砖块”,全链路自研开发套件作为鸿蒙工具,携手开发者共建鸿蒙世界。
2023年8月,鸿蒙4及NEXT预览版发布。这是HarmonyOS抛弃Linux内核及安卓代码的首个大版本,仅支持鸿蒙内核和应用,标志着原生应用全面启动。
不同于之前基于Linux内核和安卓开源项目(AOSP)代码的架构,HarmonyOS NEXT全面自研,从底层优化系统的流畅度、能效和安全特性,并定位于全场景时代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主打“一个系统,统一生态(One as All, All as One)”理念,针对不同设备类型均提供一致的操作体验。
值得强调的是,HarmonyOS NEXT具备五大原生优势:原生智能、原生安全、原生互联、原生精致与原生流畅。正是在这一版本,通过融入华为盘古大模型,AI能力首次内生于操作系统。
2024年10月22日,HarmonyOS NEXT正式推出,成为继苹果iOS和安卓后的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作为我国首个全栈自研移动操作系统,鸿蒙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所谓的“全栈自研”,是指原生鸿蒙操作系统从内核、数据库到编程语言、AI大模型等全面自研,切实从根本上实现了国产操作系统的自主可控。
“长期以来,操作系统主要是由欧美主导,鸿蒙操作系统实现了全面突破。在操作系统的研发上,我们用10年的时间干了欧美同行30多年才做成的事。”华为常务董事、终端业务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董事长余承东在发布会现场表示。
2025年5月,鸿蒙电脑系统发布,HarmonyOS完成"1+8+N"全场景生态闭环, 实现从手机到电脑的全覆盖。
作为HarmonyOS打造的全场景战略,“1+8+N”中的“1”是智能手机,“8个大行星”是指大屏、音箱、眼镜、手表、车机、耳机、平板、电脑等。围绕着关键的八大行星,周边还有合作伙伴开发的N个卫星,包括移动办公、智能家居、运动健康、影音娱乐及智能出行各大板块的延伸业务。
从树木到森林
在HarmonyOS的研发及推广过程中,华为决策团队的支持,为鸿蒙项目争取到关键资源。2018年8月24日,华为申请"华为鸿蒙"商标,标志着项目进入快车道。
分布式技术作为鸿蒙系统的核心创新,其技术构想的提出同样极其重要。这不仅确保了鸿蒙系统的“备份”身份,更从智能技术发展趋势上确立了鸿蒙系统的原生价值:"鸿蒙给了所有设备沟通方式。只要装了鸿蒙系统,所有设备讲的语言都一样。"这种设计理念使鸿蒙系统能够实现硬件互助、资源共享,让不同类型智能设备都像智能手机一样协同工作。
余承东则是鸿蒙生态建设的主要推手。
作为华为常务董事、终端业务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董事长,余承东不仅在华为低谷期带领华为智能手机重新杀回国内市场TOP5,更带领鸿蒙智能开启了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等智驾的“狂飙”,并开启了鸿蒙电脑的最新征程,让HarmonyOS的全场景覆盖至关重要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详见财中社《“第五界”来了,“葫芦娃”还远吗?》)
而在鸿蒙生态建设历经从兼容到原生、从单一设备到全场景的演进过程中,鸿蒙生态也逐渐从“树木”成长为“森林”。
应用生态上,截至2024年10月,鸿蒙有超15000个应用及元服务上架,覆盖18个垂直领域。2025年初,余承东进一步宣布,已有2万多个鸿蒙原生应用上架。
设备规模上,2024年10月时,搭载HarmonyOS的设备超10亿台;2025年4月进一步拓展至180款智能硬件。
市场份额上,2024年四季度,HarmonyOS在中国手机系统市场占有率高达19%,连续四个季度超越iOS的17%。
作为应用生态搭建的里程碑之一,微信适配是生态建设的关键战役。2024年11月时,微信尚仅有鸿蒙测试版。2025年1月9日,微信则正式上架鸿蒙应用市场,标志着鸿蒙TOP应用生态的拼图补齐。
余承东设定的目标显示,"通过2024年一年时间,先在中国市场把智能手机上使用超过99%时间的5000个应用全面迁移到鸿蒙原生操作系统上。"
而在2025年新年信中,余承东提出“鸿蒙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并强调“繁荣鸿蒙生态、构建鸿蒙原生智能是支撑我们走向更大胜利的关键突破点”。
按照华为原有的评估,16%的市场占有率是鸿蒙系统的分水岭,超过16%,鸿蒙生态基本就算成功了。而现在,在手机系统市场连续四个季度超越iOS的17%后,鸿蒙电脑的推出,将开启鸿蒙生态在又一重大领域的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