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悄然酝酿的“资本迁徙”,正在全球投资圈上演。
自年初以来,美股表现持续低迷、美元汇率显著贬值,加之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升温,引发全球资产管理机构对美元资产的重新评估。越来越多的养老基金、主权基金及大型投资机构,正迈出“离开美国”的关键一步,这或将标志着一场长期结构性调整的开始。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决策混乱、频频攻击美联储,以及贸易战带来的冲击给投资人带来担忧,芬兰、澳大利亚和丹麦的养老基金已减少对美国股票的投资。
芬兰Veritas养老保险公司首席信息官Laura Wickstrm表示,他们在第一季度大幅削减了美国股票的持仓,估值过高,以及关税决定带来的混乱是导致他们撤资的主要原因。
“围绕关税的不确定性和沟通,以及与之相关的混乱和不可预测性让我们质疑是否应该支付这种溢价。”Laura Wickstrm说。
在澳大利亚,管理着规模达1490亿澳元UniSuper基金的约翰·皮尔斯(John Pearce)也表达了同样的疑虑。他在该基金的播客中表示,他的团队“对美国资产的敞口相当大”,但现在“对这种投入产生了质疑”。他补充道:“坦率地说,我认为我们已经看到了对美国资产的投资达到顶峰。”
丹麦养老基金也加入了这一趋势。今年第一季度,该基金自2022年以来首次抛售美国股票,并购入了自2018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欧洲上市股票。
据法国巴黎银行宏观策略主管萨姆·林顿·布朗测算,如果欧洲养老基金将其在美国的投资额度恢复到2015年的水平,那就意味着要抛售3000亿欧元的美元计价投资。
得益于其流动性和强劲的市场回报,多年来美国一直是资本的首选目的地,但惠灵顿管理公司(Wellington Management)策略师约翰·巴特勒(John Butler)指出,这一形势正在逆转。“问题的关键在于逆转的程度和速度,这将导致净资本流出美国、进入其他市场,对美元及美债美股产生结构性影响”。
即使在美国,各机构也不再确定是否要继续持有美元。加州规模达3500亿美元的州教师退休基金首席信息官斯科特·陈(Scott Chan)向董事会表示,“打开关税潘多拉魔盒”的意外风险和后果之一可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开始出售美国资产。他指出,“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我们是否需要进一步多元化,因为我们非常关注美国资产。”
而随着投资者重新审视全球资产配置,欧洲市场正在迎来“资本回流”。这一投资趋势也带动欧元升值。
由于欧股相对便宜,加上德国扩大国防支出催化经济增长,使欧洲成为“最合乎逻辑的”归宿。百达资产管理公司策略长鲍利尼表示,“这种现象正在发生。速度虽慢,但无可避免”。
美国银行(BofA)每月基金经理人调查显示,3月投资机构减持美股幅度为“空前之最”,转入欧股的比重为1999年来之高。
晨星数据也指出,5月初美股指数型基金(ETF)资金进一步流出,但债券ETF已吸引一些资金回流;资金流向欧洲,部分是源于欧洲机构因“爱国”而把资金投入当地国防等类股。
不过,考虑到美国市场长期成长的好处,许多投资机构并不急着做决定。分析师表示,资金逃离美国的势头也有其限制,因为美国股市及公债市场太深,且流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