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DeepSeek登上微博热搜第二,有网友反馈DeepSeek无法使用。13日18时许,记者尝试登录DeepSeek,页面显示“短信服务异常,请稍后再试”。19时,记者再次使用DeepSeek时已可正常登录并使用,且能够浏览历史对话内容。

记者在询问DeepSeek服务状态及异常处理建议时,DeepSeek表示:“公司通常都会建立完善的服务监控体系,并通过冗余设计确保服务可用性。如遇服务异常,建议检查本地网络环境后及时联系官方技术支持。”
DeepSeek于2025年1月发布了性能比肩OpenAI o1正式版的DeepSeek-R1模型,该模型在后训练阶段大规模使用了强化学习技术,在仅有极少标注数据的情况下,极大提升了模型推理能力。
模型发布后引起了广泛热议,CNBC称:“一家鲜为人知的中国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了人工智能模型,尽管其搭建成本更低,但性能却超越美国最好的人工智能模型,这引发了整个硅谷的恐慌。”
而在1月26日,就已有消息称DeepSeek出现闪崩,提示服务器繁忙。有分析认为,DeepSeek出现的“服务器繁忙”或与大规模用户需求导致的算力不足、网络拥挤等因素有关。DeepSeek系列模型的带动下,用户对AI服务的总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加速AI行业渗透的速度,引发AI算力快速发展。
IDC中国副总裁周震刚曾表示,DeepSeek带来的算法效率提升并未抑制算力需求,反而因更多用户和场景的加入,推动大模型普及与应用落地,重构产业创新范式,带动数据中心、边缘及端侧算力建设。
在生成式AI、大模型的算力与应用需求刺激下,算力互联网等算力产业开启新一轮增长。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云计算蓝皮书(2024年)》预计,2027年我国云计算市场将突破2.1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