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债新政落地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等股权投资机构反响热烈,多家机构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发行事宜。事实上,在上交所债券市场,股权投资机构早已探索试点发行科创债,借此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等各阶段科创企业注入资金,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股权机构踊跃试水科创债
自2021年以来,上交所即率先试点科创债,助力科创投资类企业发力创新链与资金链的深度融合。
目前,已有多家股权投资机构在上交所发行科创债。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集团”)作为首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自2022年以来累计发行科创债95亿元,为服务国家战略、优化产业布局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
地方国资平台亦借科创债发力科创股权投资。今年4月15日,上海国投公司在上交所成功发行50亿元科创债,期限长达15年,利率2.1%。该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尝试发行长期限债券,实际成本低于预期,“上交所投资者结构多元,险资等中长期配置型机构占比高,资金稳定性契合投资需求。”
同月,南京创投集团也发行了5亿元的科创债,期限5年,票面利率2.10%;去年7月,浙江东方发行4亿元的科创债,募集资金投向金华金武民富创新创业投资基金。
区级以及开发区的股权投资机构同样积极。浦东科创集团2023年以来发行2期科创债,合计规模22亿元;张江科投发行的科创债券,募集资金中逾10亿元用于直接股权投资。
科创债激活产业生态新动能
借助于科创债,股权投资机构积极投资科创领域,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据了解,国投集团科创债募集资金主要通过“国投(广东)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及“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投向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汽车、材料能源等关键领域。据悉,国投集团已投资近百个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进口替代、保障产业链自主可控的优质科技项目,为助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成果应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海国投公司科创债募资将投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上海三大先导产业领域,而且长达15年的期限则体现了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的属性,有助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
南京创投集团科创债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科创类基金出资,投资领域覆盖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作为南京市级唯一创新投资平台,南京创投集团正聚力打造南京市“4+N”产业基金集群,推动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引进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
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相关融资负责人表示,“作为南京市级唯一创新投资平台,在基金投资方面有较大的资金需求,科创债募集资金不局限于创业投资基金,我们可根据实际情况,投资于私募股权基金进而投资科技型企业,以‘募’促‘投’、实现金融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为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等提供稳定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浦东科创集团发行科创债券募资,提升了项目投资与招引能力,尤其是加大了对关键项目的布局,引入了产业链关键节点项目。这对于构建高技术、高成长、高能级的产业新支柱,助力浦东打造经济增长 “第二曲线”,在产业竞争中占据优势,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科创债券发行,张江科投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创新创业,重点支持生命健康、高端制造、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发展。据悉,该机构科创债募资中除逾10亿元直接用于股权投资外,还有近6亿元用于间接基金投资,投资市场化执行管理团队创设的与发行人投资理念相一致的基金,集中于芯片制造、生物医药等张江优势产业。
股权机构战略布局赋能新航向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指出,具备丰富投资经验、出色管理业绩以及优秀管理团队的股权投资机构,今后可发行科创债,所募集资金能够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扩募等关键环节。
科创债新政有望激发股权投资机构科创债发行热潮。国投集团表示,未来将坚持“产业培育,创新引领”的发展理念,借助科创债高效灵活的融资特性,加大对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持力度,持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浦东科创集团表示,科创债的发行有助于机构拓宽融资渠道,更好地开展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投资。未来,浦东科创集团将进一步深化科创债服务效能,持续发挥国有资本“稳定器”作用,以科创债为纽带,推动科技、资本与产业高水平循环,为“提升新质生产力”贡献金融方案。
作为张江集团“一体两翼”战略规划中“科创生态营造者”的主要板块,张江科投目前在手科创债批文25亿元。未来,张江科投将依托交易所市场融资优势,以生态化的投资布局赋能科创企业,为浦东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