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晚间,诺诚健华(09969.HK、688428.SH)发布的一季报显示,公司业绩扭亏为盈。
具体是,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总收入达到3.81亿元,同比增长129.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8亿元,这也是公司成立以来首次业绩实现盈利。
对于业绩增长,诺诚健华主要归功于核心产品奥布替尼(商品名:宜诺凯)的持续放量以及公司与Prolium达成授权许可获得的首付款。
奥布替尼是公司的核心产品,当季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9.2%,达到3.1亿元,主要是源于奥布替尼三大适应证,尤其是边缘区淋巴瘤,全部纳入医保后持续放量,以及商业化团队执行能力的不断强化。
今年1月,诺诚健华联合康诺亚,与Prolium Bioscience达成许可合作,授权Prolium开发和商业化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ICP-B02(CM355)。根据协议条款,Prolium将获得在全球非肿瘤领域以及亚洲以外肿瘤领域开发、注册、生产和商业化ICP-B02的权利。诺诚健华和康诺亚可以获得最高5.2亿美元的总付款,包括首付款和近期付款,以及其他达成临床开发、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的额外付款,并且双方将获得Prolium的少数股权。同时,诺诚健华和康诺亚还将获得未来产品净销售额的分层特许权使用费。
截至2025年3月31日,诺诚健华持有现金及相关账户结余约77.8亿元。
诺诚健华的奥布替尼属于BTK抑制剂,而国内已批准的BTK抑制剂多达4款,该领域市场竞争颇为激烈,但更多竞争局限在血液瘤领域。为了获取更大市场份额,奥布替尼正在试图从血液瘤领域跨越到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已成为仅次于肿瘤的全球第二大药物市场,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为慢性病,通常存在病程长、病情复杂、难以根治以及对患者身心损伤巨大等特点,因此也被称为“慢性癌症”。
根据诺诚健华的一季报,奥布替尼治疗原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PPMS)和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SPMS)正在全球启动III期注册临床试验,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III期注册临床正加速患者入组,预计2026年上半年提交NDA上市申请,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IIb期临床已完成患者入组。
诺诚健华在一季报中表示,公司将继续加强其他有前景的研发管线的全球化,公司也正积极探索重要管线的国际合作和对外授权,扩大公司在中国市场以外的业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