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候组织(Climate Group)正式宣布RE100全面认可中国绿色电力证书(中国绿证,GEC)的同时,中国绿证的国际化进程也在加快推进。
近日,在由气候组织主办的第二届亚洲行动峰会上,气候组织与中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下称“水电总院”)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认可中国绿证对企业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电力目标的重要作用。同时,双方还签署了深化合作谅解备忘录,以共同推动中国绿证国际化进程,加速企业绿色电力消费转型。
“在当前全球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上展示真实进展并满足不断变化的国际贸易要求之际,中国绿证的这一里程碑式的发展恰逢其时。我们看到中国绿证体系作为可信赖的可再生能源消费工具的巨大潜力。”气候组织CEO海伦·克拉克森(Helen Clarkson)对第一财经表示。
更重要的是,海伦·克拉克森表示,RE100全面认可中国绿证,赋予了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绿色规则制定的新机遇,通过绿证这一标准化工具,中国企业可以更主动地融入全球绿色供应链体系,将合规压力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建议企业既要关注短期合规需求,更要着眼长期品牌价值提升,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贸易环境中走出一条以‘绿’取胜的新路径。”海伦·克拉克森说。
RE100全面认可中国绿证
RE100是由气候组织发起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可再生能源倡议,目前共有包括飞利浦、谷歌、联合利华、晶科、隆基等全球400余家成员企业,共同承诺实现100%绿电使用。其制定的RE100技术准则,被视为国际供应链中满足绿色电力消费要求的“黄金标准”。
最新的年报显示,2024年,气候组织RE100全球范围内成员企业年用电量达5450亿千瓦时(超过韩国全国用电量)。这其中,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53%,较2023年(50%)进一步提高。
“特别要肯定中国市场的表现,270家在华成员企业披露了770亿千瓦时用电量,其中59%来自可再生能源。”海伦克拉克森对第一财经表示。
通过非捆绑绿证消纳绿电,是RE100成员企业主要的绿电采购/使用途径。2024年的数据显示,RE100全球范围内成员企业当年通过非捆绑绿证消纳绿电达108太瓦时,占成员企业可再生能源企业采购/使用途径的39%,也是比例最高的途径。不过,由于中国绿证和RE100两个体系在技术认定方面存在差异,自2020年以来,RE100一直对中国绿证实行有条件认可,这使得相当多的中国出口型企业购买中国绿证的意愿受到影响。
中国绿证,即绿色电力证书(GEC),是中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1 个绿证单位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2023年以来, 我国绿证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解决了RE100在2020年技术评估中指出的属性重复计算、有效期限制等问题。
海伦·克拉克森表示,如今,中国绿证体系覆盖了绿证全生命周期——从项目注册、签发到交易、应用和最终注销。这种端到端的模式确保了全程可追溯和闭环管理,为追踪可再生能源使用提供了可靠基础。对于致力于100%使用绿色电力的企业来说,这一体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透明高效的途径。
于是,今年3月气候组织发布的最新版RE100常见技术问答解释第49项显示,由于中国绿色电力证书体系的最新更新,企业在采用中国绿证进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声明时,将不再需要提供属性聚合和两年有效期证明。
RE100对于中国绿证的使用从“有条件认可”变为“无条件认可”,不仅简化了在华企业使用中国绿证声明绿电消费的流程,国际企业与中国企业的绿电采购渠道也将更加多元化,将极大促进全球在华企业利用中国绿证实现绿电目标。
中国绿证加快“走出去”
而且,RE100对于中国绿证的全面认可,也意味着中国绿证的国际化之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表示,我外贸企业、在华外资企业通过采购中国绿证,将有效增强出口绿色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含绿量”。
气候组织能源系统主任山姆·基明斯(Sam Kimmins)也表示,中国绿证市场的成熟为在华企业实现RE100承诺提供了新选择,这将重塑全球绿色供应链格局。
潘慧敏表示,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一是继续加强与RE100的沟通交流,推动其出台中国绿证采购相关技术指南,更好服务中国企业购买绿证;二是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开展绿证相关交流沟通,加快推动绿证国际互认。
3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绿证应用“走出去”。在推动绿证标准国际化的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引导贸易伙伴认可中国绿证,推动扩大中国绿证使用场景,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电力消费认证机构等。
水电总院总经理易跃春也表示,此次与气候组织的合作,是中国绿证国际化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将深化中国与国际组织在绿色电力消费技术标准方面的衔接,提升中国绿证的国际认可度,助力中国“双碳”目标实现,并为全球绿色转型贡献中国力量。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绿证市场活力持续增强,绿证应用需求不断释放。一季度,全国绿证新增交易2亿个,同比增长6倍;截至2025年3月底,全国绿证累计交易7.53亿个,同比增长4.5倍。绿证消费主体范围显著提升,80%以上消费主体来自制造业和能源行业,遍布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
5月12日举行的“中国绿证:畅行中国走向世界——绿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活动中的大宗绿证交易签约仪式上,多家发电企业、电力用户达成绿证绿电交易意向400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