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3 18:12:09 股吧网页版
公募基金改革推进,大金融板块或受益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王媛媛

  5月13日,A股银行板块拉升,多只个股盘中创阶段性新高。消息面上,证监会近日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方案”),要求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

  随着方案实施,业内人士认为,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可能会推动投资配置倾向发生趋势性变化,投资风格也会随之走向均衡。考虑到当前主动型公募基金低配银行股,因此,增量资金流入银行股可期。

  与此同时,方案有望打破原先“旱涝保收”的制度,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等行业机构,将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更好体现与投资者的“同甘共苦”。

  受访机构人士认为,券商等代销机构作为基金生态圈的重要环节,唯有以客户利益为核心重塑业务逻辑,方能在金融改革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传统依赖交易佣金的盈利模式难以为继,公募改革将倒逼券商等代销机构向买方投顾模式转型。

基金销售机构迎新考验

  公募基金行业改革正加速推进,作为重要销售渠道之一,券商类代销机构也面临新的挑战。

  方案提出,建立基金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将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及占比、首发产品保有规模及占比、投资者盈亏与持有期限、定投业务规模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这是首次对代销机构提出细化的分类评价机制。

  南宁学院金融专家、博士石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分类评价机制的本质是推动代销机构从“规模竞赛”转向“质量竞争”,这也标志着基金代销行业从“销量导向”向“投资者利益导向”的深刻转变。

  国金证券非银团队表示,方案有望打破原先“旱涝保收”的制度,将评价、考核、薪酬等与业绩挂钩,增强基金公司、代销机构、投资者利益的一致性,引导行业机构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有利于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石磊认为,短期来看,券商类代销机构可能经历阵痛,部分机构需调整收入结构、升级服务体系。但长期而言,这将促进市场良性循环——投资者获得感提升、资金稳定性增强,最终实现“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目标。

权益类地位持续提升

  基金公司设立历程与基金市场甚至金融市场紧密相关。基金业最初发展之时,发行产品以权益产品为主,在银行、保险、证券等主要牌照中,彼时唯有证券参与权益投资合理合规,因此券商系公募基金公司发展最早。

  券商系基金公司发展总体领先,在细分品种上的管理规模显著超过其他派系。国信证券非银分析师孔祥预计,在监管引导下,权益类基金产品地位将持续提升。

  孔祥分析称,权益类产品来看,券商系公募基金在普通股票型、被动指数型,以及偏股混合型等细分品种方面规模均显著领先,尤其是被动股票型基金产品领先优势较大,契合方案引导的重权益、推指数的方向,券商系基金公司竞争力或将持续增强。

  此外,指数产品将成为权益类基金规模扩张的重要抓手。国金证券认为,在新的考核机制下,为求业绩回报的稳定性,主动权益类产品的配置选择可能向业绩基准靠拢,业绩收益率的波动性会降低但收益率高度也可能下降,因此指数型产品的吸引力将增强,指数产品具备优势的公司也有望展现更强的利润表现。

推进向买方投顾转型

  2023年7月,证监会启动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印发了《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提出在坚持以固定费率产品为主的基础上,研究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试点。

  2024年,公募基金交易佣金降费改革成为贯穿全行业的主线,券商多年来依赖的“基金销售换交易佣金”的商业模式也发生根本性变化。

  目前,公募管理费率、交易佣金两项改革已经落地,基金销售费率改革也蓄势待发。公募系列改革将倒逼券商等代销机构向买方投顾模式转型。

  石磊表示,随着评价机制与费率改革的双重压力,如销售服务费下调、尾佣比例降低,传统依赖交易佣金的盈利模式难以为继。券商、银行等代销机构需加快向买方投顾转型,从“卖产品”向“管资产”转变,通过加强基金的专业配置建议、持续投教陪伴,提升客户信任度和粘性。

  记者采访获悉,部分头部券商已将保有量考核权重提至60%,并要求一线投顾从客户收益角度优化服务流程。这意味着券商类代销机构必须提升客户资产的留存能力和长期盈利能力。例如,通过加强投顾服务、优化资产配置策略、推出FOF基金组合等方式,引导客户长期持有,而非仅仅追逐短期爆款产品。

  国泰海通证券非银团队认为,对于销售渠道,在长周期考核实施初期,应着重关注投资者心态的培育。在此背景下,投顾的投资陪伴需求将显著增强,对买方投顾模式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提升。同时,在基金销售费用降费的背景下,销售渠道的整合将逐步推进,而能够销售全市场产品的渠道优势将愈发凸显。

大金融板块或受益

  方案要求,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

  随着方案实施,业内人士认为,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可能会推动投资配置倾向发生趋势性变化,投资风格也会随之走向均衡。

  产品配置更倾向“大权重”行业,大金融板块或受益。东吴证券非银团队预计,假设未来公募基金配置向业绩基准靠拢,银行、非银金融等大权重低配板块有望受益。

  截至2024年末,沪深300指数在银行、非银金融、电子板块权重最高,分别为13.7%、10.6%、10.2%。该团队统计了4100余只主动股票、混合型基金的行业配置比例,上述三大板块占股票投资比例分别为3.6%、1.7%、14.8%,分别低配10.1%、低配8.9%、超配4.6%。

  5月13日,A股银行板块拉升,多只个股盘中创阶段性新高。

  东方证券表示,目前,全市场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中,46%的产品第一大业绩基准为沪深300指数,16%为中证800指数。如果业绩基准不发生显著变化,权重股的资金青睐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当前,主动型公募基金低配银行股,因此,增量资金流入银行股可期,主动型公募基金对银行板块边际定价权有望增强,驱动板块实现超额收益。

  “公募基金将从各种赛道的押注转向行业均衡配置。”石磊分析称,过去,主动型基金普遍存在超配科技制造、低配金融基建的倾向,这导致在市场风格切换时容易跑输基准。新规下,基金需减少对单一行业的过度集中,转向更贴近基准权重的配置。例如,沪深300和中证800权重占比将从当前的62%进一步提升,这将推动金融、公用事业等低配行业的增持,行业偏离度也将显著收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