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社保基金安全防线,才能守好居民养老“钱袋子”,重庆开州文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创新构建“队伍管理链+数据治理链+服务保障链”协同机制,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暂停领取待遇人员专项清理行动,成功追回超领资金8.6万余元,清理完成率达100%,交出了一份基金安全与民生服务双赢的答卷。
文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保服务大厅内,“清廉社保”警示牌与业务流程图并排悬挂,工作人员正在“双轨课堂”上进行情景模拟演练。这种将廉政教育与实务培训深度融合的培训模式,已成为该中心锻造社保铁军的常态化机制。
文峰街道通过建立岗位权责清单,将基金监管责任细化到12个具体岗位,形成“人人有责任田、环环有责任人”的监管体系。每月开展“理论+实操+警示”三维培训,累计组织社保法规模拟法庭辩论6场、基金风险防控沙盘推演4次,培养出18名持证上岗的基金安全员。“现在每笔业务都要经过‘四双眼睛’审核,就像给基金安全上了四道保险。”从业十年的社保专员张晓琳展示着经办系统里的四级审核记录。
在文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数据库里,民政殡葬数据、公安户籍信息与社保系统实时碰撞,3名工作人员紧盯预警信息。“这个月已拦截2例疑似死亡冒领案例。”负责数据监管的魏佳指着屏幕上的红色预警标识介绍。
文峰街道创新搭建“三维数据治理模型”,纵向贯通省、市、区三级社保数据,横向联通公安、民政等5个部门数据库,形成动态更新的“社保数据池”。开发智能稽核系统,设置重复领取、跨省参保等9类预警规则,实现异常数据“T+1”自动筛查。专项清理期间,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异常信息37条,核实处置违规领取待遇人员48人。
“熊孃孃,您的新社保卡激活业务办好了。”近日,“爱心帮办”队员谭妮主动上门,为卧床多年的熊启碧老人办结业务。这支由近10名党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已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60多次。
文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创新建立“服务+监管”双向机制,在优化服务中嵌入风险防控。针对高龄认证等高风险业务,推出“视频见证+生物识别”双重认证模式;在待遇发放环节设置“系统校验+人工复核”双保险;为行动不便群体建立“上门服务电子档案”,实现服务过程全留痕。同时开通基金安全监督专线,累计收到群众提供有效线索9条。
“社保基金是群众的养老钱,既要守得住,更要用得好。”文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王修芳表示,下阶段将深化“智慧监管”平台建设,拓展跨部门数据共享范围,探索建立社保信用管理体系,让基金安全防线越筑越牢,民生服务温度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