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市场持续火爆,IPO数量和融资规模大增。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今年1月1日至5月13日,港股共有21家企业IPO,较去年同期增加6家;IPO融资规模达234.7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8.33%。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5月以来,港股IPO市场共有8家公司递交了上市申请,包括中企云链、英矽智能、希迪智驾等,仅在5月9日这一天就有4家公司扎堆递表。截至5月13日,港交所拟上市公司中“聆讯通过”的有5家,“处理中”的逾150家。“A+H”趋势明显,企业业态不断丰富。
值得注意的是,5月20日,港股市场还将迎来一个“A+H”巨无霸——宁德时代。该公司目前正处于招股期,发行规模预计40亿美元至50亿美元。
从IPO行业分布来看,今年以来,港股IPO公司主要来自消费者服务、有色金属、医药生物、耐用消费品、银行、高科技等行业,新消费+科技类公司占主流。其中消费者服务、有色金属、医药生物行业募资位居前三名,募资额分别达60.03亿港元、56.23亿港元、26.69亿港元。
从IPO企业融资额看,今年以来,港股21家IPO上市企业中,11家企业IPO融资额超7亿港元,9家企业IPO融资额超10亿港元,4家企业IPO融资额超20亿港元,IPO融资额前三名分别为蜜雪集团、赤峰黄金、南山铝业国际,IPO融资额分别为39.73亿港元、32.45亿港元、23.79亿港元。此外,古茗、布鲁可、映恩生物、宜宾银行、钧达股份、绿茶集团、正力新能等公司IPO融资额均超10亿港元。
随着港股IPO市场回暖,打新赚钱效应明显回升,港股新股破发率也逐步走低。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今年1月1日至5月13日,港股21只上市新股中,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11.83%,其中,7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超20%,4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超40%,涨幅前三名分别为映恩生物、蜜雪集团、布鲁可,涨幅分别达116.70%、43.21%、40.03%。从新股破发率来看,上市首日破发新股5只,破发率为23.81%,低于2024年全年的上市首日平均破发率34.29%。
浦银国际首席策略分析师赖烨烨表示,港股IPO市场火爆原因有三:一是中国AI技术突破使得港股市场情绪和信心得到修复。当市场情绪乐观时,IPO市场通常较为活跃。二是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南下资金与外资的共同净流入,港股的流动性显著改善,有助于活跃港股IPO市场。三是打新赚钱效应显现,机构参与积极度提升,也吸引了较多个人投资者参与。
展望2025年的港股IPO市场,赖烨烨认为,后续有多个A+H模式大型IPO上市,在美联储持续降息及海外资金加大对港股配置的情况下,今年港股IPO募资总额有望恢复至疫情前的40%至50%,全年筹资规模有可能达到170亿至2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