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近期完成对中国区关键岗位的人员部署,涉及38个关键岗位主管,均通过 “重新竞聘上岗” 产生。据悉,本次共有45%的岗位负责人有所调整,其中90后占比达到24%。同时,荣耀内部新设AI新产业部门,并将AI相关研发工作列为一级研发部门。荣耀方面对《科创板日报》称:以上调整属实。
《科创板日报》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荣耀此次启动的“雄鹰计划”,对中国区销售与服务等部门的员工实施了全员竞聘上岗方式。
此举也被视为荣耀换帅后的内部调整举措。2025年1月,李健正式接棒赵明,成为荣耀新CEO。随着赵明的离职,荣耀管理层陆续调整,荣耀中国区首席营销官姜海荣、荣耀中国区销售部部长郑树宝相继离职。
资料显示,李健与赵明同是华为系老将。他于2001年加入华为,2017年起进入华为监事会,在战略管理和全球化作战等方面富有经验,并且李健也参与过华为公司重大改革和战略制定。2021年李健加入新荣耀,先后任管理团队核心成员、副董事长、董事、人力资源部总裁等职务。
李健上任后,荣耀加码了AI和出海布局。今年3月,李健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首次公开亮相,并发布“阿尔法战略”,宣布荣耀将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全面转型为全球AI终端生态公司,并计划未来五年投入超100亿美元建设AI终端生态。
《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荣耀已正式设立新产业孵化部,下设具身智能实验室、具身数据实验室、交互安全实验室、动力总成实验室、仿生本体研究实验室。在某招聘网站上,荣耀提供了机器人数据生成算法工程师、一体化关节设计师、机器人动力系统仿真工程师等多个招聘岗位。
当前,荣耀正处于冲刺IPO的关键时刻。2024年12月28日,荣耀完成了IPO前的股份制改革。公司名称由“荣耀终端有限公司”变更为“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 荣耀方面表示,随着荣耀股改完成,公司将适时启动IPO流程,进一步消息将在相应的过程中对外披露。为实现公司下一阶段的战略发展,将通过首发上市推动公司登陆资本市场。
在经历换帅后,2025年一季度荣耀并未发布新机,导致国内的市场份额下滑。IDC和Canalys的数据显示,荣耀已经跌出前五。在Counterpoint的统计中,荣耀以13.7%的市占率,排第六,出货量同比下滑12.8%。

在完成IPO股改和高管调整后,荣耀正面临关键一役,亟待通过战略创新重塑市场信心。在完成组织架构优化和产品线重整后,以李健为核心的新管理层能否通过新的AI战略实现突围,这不仅关乎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差异化突围,更将影响其冲刺资本市场的目标实现。荣耀新战略的成效,或将成为检验其IPO估值的重要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