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星期二|
NO.1 五部门:加大广州南沙商业航天、全域无人产业的支持力度
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其中提出,支持海洋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海洋产业,商业航天、全域无人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海洋高技术产业,强化对重大海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涉海企业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支持保险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发展海上保险。
NO.2 《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印发
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坚持“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加大金融支持南沙建设力度,进一步强化南沙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支撑作用,将南沙建设成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金融创新功能的承载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
NO.3 五部门:支持广州南沙探索在金融领域推进制度型开放试点
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探索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支持南沙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制度规则,探索在金融领域推进制度型开放试点。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精简限制性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参与金融业务试点。
NO.4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于成都举行
5月12日消息,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5月8-9日于成都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单忠德表示,做好2025年产业转移工作,为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支持引导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有序发展和良性竞争。着力扩大开放合作,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扩大电信等领域开放试点,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作用,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支持外资企业参与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
NO.5 五部门:推动广州南沙区银行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
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推动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在确保资金使用符合规定、交易行为可追溯的前提下,结算银行可直接为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办理人民币资本金入账结算业务,无需开立人民币资本金专用存款账户。境外机构在南沙区银行开立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内的资金,在遵守相应利率约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存为定期存款及用于购买大额存单。
NO.6 五部门:积极研究加快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相关工作
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资管中心。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积极研究加快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相关工作。高标准建设南沙国际金融岛、明珠金融创新集聚区、期货产业园等平台,为港澳金融机构跨境办公提供空间载体。
NO.7 广东发布《金融支持促消费扩内需专项行动方案》
5月12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消息,该行会同中共广东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等联合印发《广东金融支持促消费扩内需专项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具体部署了六个专项行动。一是开展消费金融产品服务提质惠民行动。二是加快金融助力增收促进行动。三是推进消费金融增量扩面行动。四是强化消费设施金融保障支持行动。五是推进消费金融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六是实施消费市场融资渠道畅通拓展行动。
NO.8 五部门:允许在南沙和港澳地区均有分支机构的银行开展内部数据跨境流动试点
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推动跨境信用融资便利化。支持粤港澳三地征信机构开展跨境合作,探索推进征信产品互认。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允许在南沙和港澳地区均有分支机构的银行开展内部数据跨境流动试点。
NO.9 广东:预计省财政3年将新增安排资金约136亿元,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5月12日,广东省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广东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措施》有关情况。据悉,此轮政策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预计省财政3年将新增安排资金共约136亿元人民币。加力降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成本,对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新增银行贷款进行贴息,每年贴息贷款总规模最高2000亿元人民币。加力优化奖励政策招引外资,新增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新增能级奖励和对外资研发中心新设落户奖励。
NO.10 百亿私募阵营扩容至87家,百亿量化私募年内表现全面领跑
百亿私募阵营小幅扩容,优胜劣汰态势延续。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当前百亿证券私募管理人数量为87家,较3月的84家增加3家,行业头部梯队持续洗牌。具体来看,4家百亿私募暂时退出百亿阵营,同时7家私募新晋或重返百亿行列,其中上海睿量私募、君之健投资和珠海宽德为新晋百亿私募,而红筹投资、遂玖私募、顽岩资产和锐天投资则是重返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