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亿元贴息贷款、2万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5月12日,广东省新闻办举行的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惠企措施发布,为广东市场主体带来了利好消息,有效助力企业在广东发展得更好、成长得更好。
广东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实施了《广东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具体包括降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成本、建强产业基金体系、支持外资研发中心落户等12条措施,为广东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重点产业实施招商引资
《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生物医药、量子科技、商业航天、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重点领域,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建立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数据库,实施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政策。对特别重大的产业招引项目,结合产业特点依法依规制定更加精准的支持政策。
发布会上,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表示,这些重点产业领域,广东已经有很好的基础,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进一步培育发展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高成长性企业,进一步夯实广东制造业当家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底座。
“应用场景创新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抓手,也是促进企业跨越式发展和培育未来产业新赛道的重要途径。”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董文忠表示,将以此次政策出台为契机,继续系统化、常态化推进应用场景创新工作,打造一个实时在线的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发布厅”,推动各市积极举办应用场景供需对接与路演活动,围绕低空经济、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持续推出一批应用场景机会清单。
在计划指标保障方面,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王功慧表示,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对各地引进的固定资产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先进制造业项目,足额保障所需用地指标,安排不少于2万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用于保障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机器人、芯片制造、开源大模型等新质生产力产业项目用地需求。
实施贷款贴息降融资成本
此外,《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实施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贴息,对符合条件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年度新增银行贷款,省财政按不超过银行贷款利率的35%进行贴息,每年贴息贷款总规模最高2000亿元,据张劲松介绍,《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推动我省每年政府性担保融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
这一轮政策聚焦降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成本,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相比之前的政策,新的政策有什么特点?据省委金融办副主任童士清介绍,本次政策更加突出财政和金融联动,省级财政计划三年内安排超百亿元资金,通过贷款贴息和融资担保在融资供需两端同步发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企业融资的撬动作用,促进企业融资量的增加和价的下降,更好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让广大企业真正得到实惠。
据介绍,在贷款贴息方面,《若干措施》聚焦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贴息比例上限从过往同类政策的20%—30%提升至35%,政策执行期内单笔贷款合同可享受不超过1年贴息,单个企业年度贴息金额最高可达2000万元。而且年度贴息贷款总规模最高2000亿元,相当于广东省2024年制造业贷款增量的30%左右。同时,鼓励各地市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贷款贴息政策,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广东省财政厅副厅长胡建斌介绍,2025年年初预算已安排“制造业当家”相关资金262亿元,此轮政策将进一步加大相关支持力度,预计省财政3年将新增安排资金共约136亿元,其中今年内新增安排资金约45亿元。
进一步加码外资支持政策
广东省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外资发展的重磅政策。特别是去年广东出台了新一轮外资激励政策,对符合相关入资条件的外资项目,按照高技术制造业3%,高技术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2%,其他行业1%的标准进行奖励,同时对获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符合一定入资条件的外资企业,给予500万元一次性奖励。
“这些真金白银的政策充分体现了广东支持外资企业发展、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坚定决心,首批享受政策支持的外资项目将在今年上半年兑现奖励资金。”张劲松在发布会上透露,在这些政策的有力带动下,今年以来,广东全省实际使用外资呈现回稳向好的势头。一季度全省新设外资企业5922家,增长16.9%,实际外资357.6亿元,增速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主要经济大省。
在去年的基础上,《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能级奖励、外资研发中心落户奖励等支持政策,对属于中国区总部、亚太区总部、事业部全球总部的跨国公司总部给予最高8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经认定符合条件的外资研发中心,一次性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对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中心再叠加给予最高500万元一次性奖励。“这将进一步完善我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的政策体系,切实增强外商投资信心。”张劲松表示。
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张劲松表示,在产业投资上,《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全省统筹资源整合组建超万亿元总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以国有资本带动社会资本,着力投早、投小、投未来、投硬科技。
在项目落地上,明确提出对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用地应保尽保,全面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三证齐发”,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明确加强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优化简化建设项目环评管理。
在企业服务上,明确提出建立“管招商、管项目、管企业、管服务”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全面推行企业(项目)服务专员制度。在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上,明确提出对在粤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有事必到,严禁利用行政、司法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侵害经营主体权益。这些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措施,环环相扣,将切实助力企业在粤发展好、有钱赚、麻烦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