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马嘉悦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百亿级私募数量达87家,相比于3月底增加3家。据悉,今年以来百亿级私募持续扩容,主要是发行市场逐步回暖,头部私募“组团”备案新产品。
具体来看,二季度以来,共计4家私募退出百亿元阵营,7家私募挺进头部梯队,其中上海睿量私募、君之健投资和珠海宽德为新晋百亿级私募,而红筹投资、遂玖私募、顽岩资产和锐天投资则重返百亿元阵营。
分类型来看,截至5月12日,主观百亿级私募数量增至41家,占比达47.13%;百亿级量化私募共计38家,占比为43.68%。
百亿级私募扩容的背后,是发行市场的持续回暖。
据三方平台统计,今年前4个月,已有1372家私募证券管理人累计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3491只,环比增长近40%。
头部私募是新产品备案的“主力军”。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今年以来备案新产品数量排名前五的均为百亿级量化私募,分别是宽德私募、黑翼资产、北京正定私募、明汯投资和量派投资,备案数量分别为78只、74只、44只、41只和37只。
“今年以来,科技领域的突破点燃了市场信心,结构性机会持续涌现,成交活跃度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量化私募超额表现普遍亮眼,主观多头策略也有所表现,资金入市情绪随之转暖,因此今年多头策略产品的发行规模相比去年普遍提升。”一位渠道人士表示。
从投资机会来看,科技、消费、医药与红利板块是机构关注的重要方向。
运舟资本坦言,目前主要看好科技及消费两大方向的投资机会。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竞争力持续提升,在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领域,可以明显地看到创新产业的突破和领先,相关企业值得重点研究和布局。在消费方面,未来伴随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消费企业有望迎来估值提升。
名禹资产表示,近期主要关注两大方向:一是受益于“逆周期调控力度加大”的内需方向,如食品饮料、社会服务、汽车、家电等板块;二是科技成长方向,如电子、计算机、传媒、通信等行业的优质企业。此外,股息率高、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银行、保险行业以及偏防御的公用事业板块,值得深入挖掘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