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下称《意见》),从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发展特色金融服务、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方面提出30条重点举措,推动广州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地”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鼓励广期所积极探索电力期货
期货日报记者注意到,《意见》给予了广期所多项支持政策。在创新服务低碳发展的绿色金融业务方面,《意见》提出,“鼓励广期所积极探索电力期货,做精做深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
随着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加速推进,建设电力期货市场的呼声愈发强烈。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建议,推进电力期货市场,完善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结合我国国情推进电力期货市场建设,充分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电力作为最具同质性的商品之一,具备品质稳定、价格不易被操纵且波动频繁等期货品种所需的特点,非常适合开展期货交易。”业内人士表示,境外的电力期货实践表明,其可以有效规避电力市场的风险因素,促进电力市场健康发展。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广期所持续健全绿色低碳期货品种体系,深入光伏、储能、风电等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战略性矿产资源、关键原材料及重要产品等领域,持续挖掘更多具备研发潜力的期货品种。稳妥有序推进碳排放权、电力等品种研发上市。积极研究风、光等新能源依赖的自然资源,与中央气象台联合编制发布光伏气象指数,并探索更多绿色指数及衍生品。
积极探索期货品种国际合作新模式
在构建便利内外联动的期现货市场交易规则方面,《意见》提出,“支持广期所稳妥有序将已上市的期货期权产品申请为允许境外交易者参与交易的特定品种”。
广期所相关品种的对外开放正在有序推进。据记者了解,今年3月,广期所所有上市品种面向QFII开放交易,标志着其国际化进程迈入新阶段。
广期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广期所将加大对国际市场的开发培育力度,持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为打造国际化期货交易所奠定坚实基础。
在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意见》提出,“支持在广期所推出与香港交易所(下称港交所)跨境合作品种,积极探索期货品种国际合作新模式”。
对此,业内资深人士景川认为,深化广期所与港交所的合作,可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加强大湾区城市间的金融合作与协同发展,促进生产要素高效配置,提升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金融枢纽。
香港证券及期货专业总会会长陈志华建议,广期所可结合服务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发展的特色定位,联合港交所推出跨境碳期货与期权,连接内地碳排放权市场与国际碳交易,探索大湾区碳市场互联互通,开发绿色债券指数期货,吸引国际资金参与内地绿色项目。
高标准建设期货产业园
在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方面,《意见》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投资者依法申请设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并控股境内期货公司”。
对此,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韩乾认为,《意见》发布是制度型开放的深化,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关键突破。允许港澳资本深度参与境内期货公司,不仅是对期货和衍生品法中“跨境监管协作”条款的实践,更是在金融领域推进制度型开放的重要试点。同时,《意见》将推动香港和内地优势互补,港澳机构可借助参控股模式,助力内地期货公司拓展离岸人民币结算、跨境套保等业务,利用港澳机构优势更好服务内地实体企业需求。
此外,韩乾认为,《意见》将强化南沙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南沙定位为‘国际金融岛’,依托港澳离岸市场地位,打造连接内外双循环的资本节点。”他表示,随着港澳资本进入,将加速内地期货市场与港交所、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互联互通,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企业提供更完善的风险对冲工具,提升我国大宗商品定价权的影响力。
韩乾提醒,港澳与内地在金融机构准入标准、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等方面存在规则差异。比如,香港对衍生品交易的杠杆限制较灵活,而内地更注重系统性风险防范。
他建议,推动《意见》落地,可以参考“跨境理财通”的“沙盒监管”,在南沙试点“监管白名单”,对港澳控股期货公司的特定业务(如跨境套利、QFII/RQFII代理)实施包容性监管,同时建立实时跨境数据共享机制,确保风险穿透识别。
在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方面,《意见》提出“高标准建设期货产业园等平台”。
谈及如何高标准建设期货产业园,郑州郑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杰认为,高标准的期货产业园应是“期现结合+产融服务+产业赋能”的综合性平台,是区域大宗商品资源配置的枢纽。
作为全国首个期货金融全要素产业园区,南沙期货产业园的落成备受瞩目。近日,期货日报记者从南沙期货产业园项目相关负责人处获悉,当前,南沙期货产业园建设正在全力冲刺9月底竣工目标。目前,该项目1号楼已完工,其余工程建设正有序推进。
据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该园区将重点吸引金融、期货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三大产业的相关产业龙头级企业进驻,形成具有大湾区影响力的产业集聚效应。
此外,《意见》还提出,“支持南沙建设商品期货交割中心,完善覆盖期现货市场的一体化产业服务体系”。
商品期货交割是连接期货和现货市场的桥梁。周杰分析,南沙建设商品期货交割中心,可促进珠三角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为区域产业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帮助企业锁定成本、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保障生产经营稳定,夯实粤港澳大湾区枢纽功能,同时能够辐射东南亚市场,强化中国大宗商品的区域定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