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恩泽
近期,A股市场持续呈现震荡格局。上证指数在3350点至3400点区间面临着明显的阻力,而3320点附近则形成了一定的支撑。在这一技术面背景下,市场多空因素交织,投资者对未来走势充满了不确定性。
从技术层面来看,上证指数在当前区间的震荡态势较为明显。3350点至3400点区域是前期多次冲击未能有效突破的压力区,积累了大量的套牢盘,每当指数接近这一区域,就会引发较强的抛压。同时,该区域也存在一些技术指标上的阻力,例如一些关键均线的压制作用,而3320点附近则因前期多次回调在此处获得支撑,形成了一定的心理支撑和技术支撑。短期60分钟、120分钟技术指标也处于面临变盘的状态,这使得市场走势愈发微妙。
在政策利好方面,央行近期动作频频,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释放流动性。降准降息等措施为市场提供了较为充裕的流动性,不仅有助于缓解市场资金面紧张的格局,也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流动性的改善对于A股市场的估值提升具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对资金较为敏感的板块,如成长型科技板块等。同时,证监会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企业上市,这一举措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科技创新企业往往代表着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其上市融资将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资金关注科技创新领域,从而带动整个市场的活跃度提升。
然而,市场并非只有利好。外部环境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对A股市场形成了潜在的压力。其中,中美经贸谈判一直是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因素。近期,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相关负责人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虽然双方达成重要共识,取得实质性进展,并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但后续具体协议的落实以及双方在一些关键领域的博弈仍存在不确定性。从历史经验看,中美经贸关系的不确定性会对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产生显著影响。若后续中美经贸关系出现波折,可能引发市场的避险情绪,导致资金流出风险资产,对A股市场形成冲击。
此外,美联储议息会议也备受关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不仅影响美国本土金融市场,对全球金融市场也具有溢出效应。若美联储在议息会议上释放鹰派信号,如加息预期增强或缩表进程加快,可能引发全球资金回流美国,新兴市场包括A股市场可能面临资金外流压力。
在多空因素交织的背景下,当前A股市场多空力量呈现出较为胶着的状态。从资金流向来看,北向资金近期的动向值得关注。此前,北向资金持续流入被视为市场的重要做多力量,但近期其流入节奏有所放缓,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净流出。这一方面反映了外资对A股市场风险收益比的重新评估,另一方面也可能受到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不过,在内资方面,融资余额结束连续六周流出,显示杠杆资金风险偏好出现边际改善,对市场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展望后市,A股市场短期内大概率仍将维持震荡格局。若市场能够有效突破3400点压力位,并伴随着成交量的显著放大,那么市场有望打开上行空间,进一步挑战更高的点位。在此过程中,政策利好的持续发酵以及外部不确定因素的逐步缓解将是关键。例如,中美经贸协议的顺利落实、美联储货币政策维持相对稳定等,都将为市场上行提供有力支撑。反之,如果市场无法突破阻力位,在抛压下回调至3320点附近,甚至跌破该支撑位,那么市场可能进入新一轮的调整周期。此时,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成交量的变化以及政策面的进一步动向,以判断市场的底部和后续走势。
从板块来看,在当前震荡格局下,不同板块的表现也将出现分化。受益于政策支持的科技创新板块,如人工智能、半导体等,依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可能会因市场波动而出现阶段性调整。消费板块尤其是一些业绩稳定、现金流充沛的必选消费个股,在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时,可能因其防御属性而受到资金青睐。而金融板块则对市场流动性和政策面变化较为敏感,有望在政策利好持续的情况下,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
总之,当前A股市场处于多空因素交织的复杂环境中,投资者应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密切关注技术面、政策面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合理调整投资组合,把握结构性机会,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