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评论员刘柯
今年以来,A股科技股的炒作有两个波次,一是DeepSeek,二是人形机器人。
分析这两条科技主线,都是因为事件驱动。DeepSeek的炒作源于春节期间DeepSeek R1的发布,其以数字蒸馏技术实现了低成本的AI快速普及,让各行各业争先恐后地接入DeepSeek;人形机器人的火爆则是因为宇数科技的跳舞机器人上了央视春晚,各路风投资本四面出击布局初创型机器人企业,整个人形机器人火遍大江南北。
上半年即将结束,这两个事件驱动型的题材炒作已经后继乏力。究其原因,DeepSeek R2始终不见踪影,因为DeepSeek R2的系统参数要比R1多一倍,且可以从语言文字交流的单模态,升级为视频图像等复杂的多模态,而这似乎更遵循了人工智能大模型服务于人类,真正提高生产效率的路径。
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DeepSeek R2从今年3月就说要发布,但现在依旧没有消息,这让资本市场失去了耐心。至于人形机器人,虽然概念非常火爆,但产业化落地始终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再加上前段时间,人形机器人在跑马拉松时问题不断,叠加知名风投退出人形机器人投资领域,也让这个风口的影响力有所下降。
那么,在A股传统的“红五月”科技行情炒作中,还有什么主线值得期待?5G-A可能就是其中一个。
从字面上去理解,5G-A其实就是5G向6G过渡的一个技术阶段。5G商用进程自2019年底正式启航以来,按照技术演进蓝图,2025年就该进入5G-A深化的阶段。那么,5G-A能做什么?5G-A其实就是强化对通信感知一体化、人工智能融合、非地面网络(NTN)等前沿场景的技术支撑,其数据吞吐能力从5G商用初期的千兆级飙升至万兆级,能够为扩展现实(XR)、裸眼3D、低空经济、智能驾驶、工业互联网等前沿应用提供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通信底座,也是真正实现物联网万物互联的技术保障。
目前,我国发展5G-A的基础优势很明显。从产业链角度看,整个5G-A产业链基本实现了自主可控。从运营商角度看,由于5G-A和目前的5G网络是同一网络载体,升级成本不高,但升级以后的附加值更高。因此,运营商也乐于将资本从5G向5G-A倾斜,至少在6G大规模建设之前,5G-A将成为运营商主要的发展方向。中国移动表示,今年将投资近百亿元进一步扩大5G-A中的无线网络AI应用等规模部署,实现超过40万基站的智能化改造。
或许投资者可以换个角度来看5G-A。前面说的人工智能DeepSeek和人形机器人未来的发展,其实都需要依靠强大的通信网络,需要5G-A和未来的6G。
也就是说,无论今年年初开始炒作的DeepSeek和人形机器人会不会卷土重来,其产业发展的基座还是要看5G-A的发展进程。了解了这一点,大家对5G-A的新叙事也许会有新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