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新三分类通知的指引下,信托行业的财富服务信托业务展现出强劲增长态势。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信托资产规模自2022年2季度企稳回升后,至2024年6月末,已经连续9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截至2024年2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7万亿元,同比增速为24.52%。
在此背景下,信托公司顺应监管政策导向,立足客户多元需求,将财富管理服务信托作为核心战略业务,不断优化完善产品和服务体系。《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了解到,平安信托在2015年注册了国内首个家族信托品牌“鸿承世家”,近日,平安信托“鸿承世家”品牌全面升级为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品牌,包含家族信托、个人财富管理信托、家庭服务信托、保险金信托和慈善信托等五大产品。
“我们定位是‘轻资产、服务型信托专家’,未来将扎实推进‘清资产、控风险、促发展’三大重点工作。”近日,平安信托总经理张中朝接受了每经记者专访,谈及战略规划、养老服务信托、科技实力等。最新数据显示,平安信托财富服务信托业务规模超2200亿元,占全行业市场份额近20%,服务客户数超4.5万。
养老服务信托起步较晚,但在养老金融领域具备优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2202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6%。从数据来看,我国老龄化水平正不断加深,形势严峻,以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国内多家信托公司都在养老服务信托领域不断探索持续发力,尤其是保险金信托业务发展迅猛,兼具保险与信托的双重功能,是养老金融的重要产品形态之一。”在采访现场,张中朝对每经记者表示,保险金信托属于“钩子产品”,一般家庭对于保险的了解程度比信托更高,所以用保险金信托去触达,有更广阔的客群。
在整个信托行业处于特殊的转型时期背景下,信托行业入局养老金融领域时间较晚,以往提及养老,更多与保险或养老险公司有关。对于信托公司来说,过往信托产品基本是偏资管类的短周期产品,与长周期的养老产品有很大不同。
不过,张中朝对每经记者表示:“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养老金融领域,养老服务信托有几个优势。”
第一,制度优势。信托拥有“超级账户”,能进行养老资产隔离,可以避免资产风险导致养老金损失。
第二,信托能装入多样的财产。 不同于银行账户只能放现金,保险账户只能放保险金,证券账户只能放证券,信托账户具备“超级账户”属性,能够放入所有类型资产,包括现金、不动产、股权,只要是合法的资产都能放进去。
第三,信托有多样的投资手段、跨市场的投资能力。信托包括组合投资、单一投资、另类投资等,可以在客户风险适配的情形下,帮助客户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第四,信托有灵活支付的功能。信托账户的钱可以拨付到指定人身上,假如受益人失能失智,信托可以引入保护人机制,通过律所引进保护人,监督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是不是达标、构不构成支付条件。
另外,可以提前进行财富传承的各种分配规划,通过灵活的机制实现财富传承。
将进一步降低保险金信托设立门槛,让信托走入寻常百姓家
每经记者了解到,目前平安信托保险金信托的客群平均年龄为48岁,在信托账户中选择了养老生活金分配方式的客户占比高达91%。这一数字足以见得,传承需求与养老需求都是当代银发、准银发客群的刚需。
保险金信托体现了保险产品的杠杆性、保值性、信托产品的隔离性、灵活性和分配性。目前,在金融行业的产品里,“保险+信托”产品工具保障比较全面。平安信托“鸿承世家”财富管理服务信托重点打造“1+N服务能力”,“1”代表投配能力,“N”是指养老、医疗、教育、特殊关爱等非金融服务。
对于养老信托的发展,张中朝认为主要有养老金信托、养老产业信托、养老服务信托三个方向。
“养老金信托是专属牌照业务,目前行业内只有2家信托公司申请到了牌照;养老产业信托需要有长久期积累;养老服务信托,业内主要探索‘保险+信托’养老服务。”张中朝表示,主要是通过信托的“超级账户”功能,一方面集成委托人的养老需求,一方面筛选养老服务机构,构建养老服务生态,实现养老服务“一站式”体验。
据悉,目前行业内保险金信托设立门槛一般为100万元。每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25年,平安信托将进一步降低保险金信托设立门槛,为养老需求客群提供保险保障、资金支配、财富传承及健管照护等全面养老服务,让信托走入寻常百姓家,帮助客户切实做到养老无忧。
“我们降低门槛有两方面的考虑。”张中朝对每经记者表示,“一方面,还是希望信托服务、信托工具能够普惠化,服务更多的客群。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发现了市场上很多客户有类似的需求,他们无法达到100万元的门槛,但是也需要信托服务。”
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对科技系统支持能力要求更高
相比传统资金信托,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具有鲜明的特点,对信托公司的运营管理能力和科技系统支持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包括信息安全、线上化运营、一体化管理、智能化投资管理和便捷化全生命周期服务等方面。近期,平安信托“DeepTrust”(深度信任)大模型平台正式上线,将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安全、可靠的信托服务,同时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智慧与力量。
“在对业务赋能方面,我们做过整体规划,包括数字化服务、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营销、数字化经营。”张中朝对每经记者表示,在具体AI场景上,我们规划了48个场景,目前已经落地了一部分,接下来会分批落地剩余场景。
据了解,科技运营是平安信托比较突出的能力,其在2019年就已经实现了保险金信托全流程线上化。
张中朝对每经记者表示:“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设立时要素很多,以家族信托为例,产品要素有500多项,全靠人工录入容易出错,我们给客户提供智能保单识别、录入助手,极大提升了设立的效率。以保险金信托为例,最快设立时效2个工作日,每秒可并发支持1300笔交易,给业务提供了高效支持。”
依托全流程线上化系统的支撑能力,平安信托在2024年创下保险金信托单月设立超5000单的业内纪录。
信托业务的复杂性使得信托公司会接触到客户的各类隐私数据,如何平衡大模型应用效果和数据的安全性?
“一直以来,我们把数据安全、信息安全放在最核心的位置。首先,在用户数据采集和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用户授权,必须在用户授权范围内进行数据的采集和使用。其次,用户敏感数据的传输和存储都是加密的。”张中朝补充道,“我们在大模型部署的时候是私有化部署到本地,和互联网是隔离的,有非常严格的数据的物理隔离、访问控制、审计日志等,这一系列安全管控奠定了非常好的安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