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0 16:08:00 股吧网页版
欧盟宣布彻底“断绝”自俄罗斯能源进口 2027年为最终期限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郭霁莹

  2024年俄气进口量出现反弹之后,欧盟决心加速与俄罗斯能源脱钩。欧盟委员会日前发布《重新赋能欧盟路线图》(REPowerEU),宣布到2027年彻底断绝与俄罗斯的能源联系,这比其2022年3月发布的REPowerEU计划提早了三年。

  路线图显示,2021至2023年间,欧盟自俄罗斯天然气进口量减少了七成以上,自1500亿方降至430亿方;这一趋势在2024年中止,欧盟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LNG)增长了12%,管道气进口量增长了26%,二者合计进口量增至520亿方。欧盟预测,即便今年俄气经乌克兰过境协议终止,其仍将占欧盟天然气进口总量13%左右。目前,欧盟进口俄气中,2/3为基于以欧盟为目的地的长期合同供应,1/3以现货方式进行。

  “过度依赖俄罗斯能源进口构成安全威胁。”欧盟委员会称,由于商业激励措施缺乏以及长期合同的存在,欧盟需要采取更协调一致的行动,降低俄气进口量。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进一步指出,“路线图将巩固欧盟的能源主权,加速迈向气候中和的未来。”

  路线图提出了9项具体行动,计划循序渐进淘汰俄罗斯能源进口。下个月,欧盟委员会将出台涵盖石油、天然气和核能的立法提案。

  路线图的核心措施包括,在天然气领域,要求欧盟成员国在2025年底前提交淘汰俄气国家计划,禁止签署新的俄气长期合同,并停止现货交易;同时通过提高市场透明度,追踪俄气流向,到2027年底前完全终止俄气进口

  在石油方面,针对俄罗斯为规避制裁组建的“影子船队”,欧盟将联合国际伙伴加强海运监管,打击“影子船队”,封堵制裁漏洞。关于核能问题,将切断俄罗斯铀供应链,并限制欧洲原子能供应署(Euratom)签署来自俄罗斯的铀、浓缩铀和其他核材料的新供应合同,计划逐步用本土产品替代俄罗斯的核燃料和燃料服务。

  俄乌冲突爆发前,欧盟和俄罗斯互为最大的能源出口市场、最大的能源进口来源地,战争爆发后双方的能源联系渐行渐远。

  欧盟能源消费高度依赖进口。据欧盟统计局数据,2021年(俄乌冲突爆发前一年),欧盟国家能源消费总量中近六成依赖进口,原油的对外依存度达95.2%、天然气83.6%、煤炭为37.2%。其中,俄罗斯为欧盟能源进口第一大来源地,2021年欧盟原油进口的28%、天然气进口的44%和煤炭进口的52%均来自俄罗斯。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先后对俄实施了16轮制裁,能源是重要内容,包括禁止进口俄罗斯的原油、成品油和煤炭,并联合美国、七国集团等,对俄罗斯海运出口的原油和成品油实施最高限价,但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并未禁止进口俄罗斯的管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同时,欧盟还发布了REPowerEU等计划减少能源消费,改变进口能源来源,并宣布在2030年前结束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

  三年后,截至2024年底,俄罗斯天然气在欧盟天然气进口总量中占比已从2021年的45%降至19%,俄罗斯原油进口占比从2022年初的近30%降至3%。“现在是欧盟彻底切断与俄罗斯能源联系的时候了。”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表示。

  欧盟委员会认为,宽松的国际能源市场供应,为其能源“去俄化”提供了外部条件。国际能源署(IEA)预计未来几年全球LNG供应将持续增长,2026年新增产能将达850亿至900亿方,或超过全球需求的预期增幅,供应源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卡塔尔和非洲国家。到2030年,全球LNG出口能力将增长2500亿方,比现有供应量增近50%。

  当前,俄罗斯之于欧盟的角色正被美国取代。2024年,自美进口LNG已占欧盟LNG进口总量的近45%;挪威则以超33%的占比成为欧盟最大管道气供应国。

  不过对于能源“去俄化”,欧盟成员国内部亦有不同声音。据央视新闻消息,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当地时间5月7日表示,针对完全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石油和核燃料的提议,目前斯洛伐克难以接受,切断所有能源领域的合作“简直就是经济自杀”,斯洛伐克拒绝“自取灭亡”。

  菲佐曾致信欧盟称,俄乌天然气过境协议到期将对欧盟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估计欧洲消费者可能会面对每年400亿至500亿欧元的天然气成本上涨,另有每年600亿至700亿欧元的额外电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