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的撕拉片,成为摄影圈热门话题。明星的“同款效应”为撕拉片引来众多顾客,相纸价格随拍摄价格水涨船高。撕拉片的主要生产厂家均已停产,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撕拉片相纸大部分已过期,且无法通过正式官方渠道购买。(5月9日界面新闻)
所谓“撕拉片”,指的是一种可剥离的即时显影胶片,诞生于1947年,因其需手动撕拉相纸完成显影过程而得名。其相纸内置化学药水,拍摄时药水感光成像并印在相纸上。使用撕拉片拍摄人像时,成像清晰度自带独特滤镜效果,无需刻意雕琢细节,就能自然还原人物肤色、光影层次与细微表情,因而被称为“人像神器”。
然而,怀旧复古不应成为产品溢价的借口,消费者需警惕消费主义陷阱。从CCD相机、数码胶片、宝丽来牙医机到撕拉片,大批因技术迭代而停产的相机,正受到部分年轻人的狂热追捧。这类相机虽然在清晰度、成像速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却因其独特的颗粒感与氛围感,成为怀旧复古风潮中的热门道具。但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与产品供给停滞之间的矛盾,给了不良商家坐地起价的机会。当这些停产相机摇身变为“明星产品”,其售卖价格往往远超实际价值。事实上,人们对复古物件的偏好,源于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独特品味的追求,盲目购买溢价产品反而会消解这份纯粹的情感。照片作为承载美好瞬间与回忆的载体,不应让器材选择成为负担,更不应超出个人经济承受能力。
此外,明星的选择未必适用于每个人,审美体验应当以取悦自我为首要原则。撕拉片以人像拍摄见长,在网络传播盛行的当下,其镜头下的精致人像展示中,常能看到流量明星争奇斗艳的身影。因个人喜爱而选择使用撕拉片拍摄,理应得到尊重;但因“明星同款”引发的消费冲动,则需谨慎考量。明星出于职业需求,为了形象展示与迎合粉丝,往往积极拥抱网络推崇的新潮事物。而普通人的生活无需过分在意他人眼光,更应从自身审美需求出发。面对价格相近、功能类似、成像效果相当的产品时,冷静思考何种选择最适合自己尤为重要。更何况,流行事物更新换代极快,热潮退去后价格终将回归理性,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不必急于一时。
时代的选择自有其必然性,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留念方式。作为停产产品,撕拉片在拍摄过程中存在诸多局限性。其相纸制作工艺因技术落后,不符合现代环保理念;而且市面上流通的相纸大多已过保质期,显影成功率难以保证。“拍一张,少一张”的稀缺性,不过是商家精心设计的营销话术。将目光转回日常生活,当下的一切同样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价值。如今我们使用的相机等电子设备,在未来也会随着技术革新成为“老古董”。时光一去不返,每一张照片、每一天生活,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在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怀念过去是人类的本能,但唯有珍惜当下,才能留住生活中最真实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