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0 06:06:09 股吧网页版
汽车车门把手“失灵”事故引关注 工信部给门把手设计戴上“紧箍咒”
来源:中国经营报
1746800157815666.png

  近年来车门把手“失灵”事故频发引发主管部门介入监管。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发布文件,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

  《技术要求》指出,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隐藏式车门把手凭借美观、科技感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市场上的车门把手产品呈现出工作原理、形式多样化趋势,但也在市场应用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强度不足、控制逻辑潜在安全风险、识别操作难(隐蔽无标志)、断电失效、夹手等。上述问题带来了潜在的逃生与救援风险。

  一汽-大众捷达品牌公关总监侯春昭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隐藏式门把手设计的初衷是好的,可以降低风阻、造型美观、科技感强,但在用户的实际体验中,有些场景会降低用户体验感。目前市场上的隐藏式门把手分为:全隐藏弹出式、半隐藏式、电动内缩式、单边弹出式、无门把手式等,每种操作方式都存差异化,用户需学习如何使用,尤其在雨天、冬天等想快速开门的时候,往往要尝试几次才能正确打开车门。”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向记者指出:“这个规范会帮助行业优化发展。实际上,很多炫酷的功能,实用性不强,风险较大,车企需要回归安全优先原则,‘以人为核心’,平衡好创新设计和安全。”

  一位从业多年的汽车工程技术人士刘俊(化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近几年多起事故证明一些设计在极端情况(如碰撞、断电、暴雪)下存在安全隐患。像不少厂商‘赶潮流’设计的隐藏式门把手,依赖电子控制系统,在断电或系统故障时导致机械解锁失效;相比下来,传统机械结构(如拉线门锁)相对可靠。当然,也不绝对,毕竟拉线坏掉或脱落也有打不开的风险。”

  “在紧急情况下,一旦车辆发生事故、断电的情况,存在门把手无法正常工作的可能,给救生和成员逃生增加了难度。”侯春昭直言,“电动式门把手内部的电机等结构,使用寿命低于机械结构,如果设备损坏,更换成本也会增加用户负担。”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一场直播中讲述长城对隐藏门把手的看法,长城汽车没有被隐藏门把手带歪,因为隐藏门把手有几个不好:第一是重量大且密封性差,第二是需要电驱动,一旦缺电,车辆碰撞时有打不开的风险。“隐藏把手的唯一作用就是减少噪音和风阻,风阻确实减少了一点,(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实际上,隐藏门把手在极端寒冷天气下也容易“失灵”。汽车之家研究院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整车冰冻测试下,中国品牌隐藏电动门把手弹出成功率仅为23%,海外品牌隐藏电动门把手弹出成功率高于中国品牌,但也仅为40%。

  “很多厂商打着降低风阻系数、降低油耗推出这一设计,其实更多是营销噱头。隐藏式门把手对普通车辆的风阻和油耗影响微乎其微,这一设计早期主要应用于赛车上。”刘俊称。

  据了解,本次基于“汽车车门把手安全”制定强制性标准的初衷是,强化汽车车门外把手在碰撞以及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保证断电、碰撞等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开启,从而进行救援及逃生活动。

  此外,为了避免翻滚、坠落事故中门把手误触风险,从而降低乘员跌落风险;规范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应急式车门内把手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保证标志可见性,从而降低乘员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难度;保证车门把手的结构强度,防止事故发生后门锁操纵机构功能丧失。

  《技术要求》特别规定了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要求、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要求与试验方法、车门外把手和车门内把手的强度要求与试验方法、电动式车门把手的动态试验要求与试验方法。上述规定同样适用于M1类、N1类汽车和多用途货车的车门把手,其他车辆车门把手参照执行。

  刘俊表示:“新标准可能倒逼车企改进设计逻辑,增加安全冗余,但短期内或面临一定开模成本与设计挑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