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助力国产MRI核心部件破局,健信超导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
5月9日,上交所官网披露,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信超导)的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成为今年科创板第3家IPO申请获受理企业,凸显了“科创板八条”的政策效应持续放大。

健信超导是全球最大的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打破国际巨头在医用磁共振成像(MRI)核心部件领域的垄断。此次健信超导申报科创板IPO拟募资8.65亿元,以把握行业发展机遇。
今年以来,深耕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17年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傲拓科技、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昂瑞微相继申报科创板IPO获受理,凸显了A股市场“科技叙事”的逻辑越来越清晰。
业内人士表示,以科创板为代表的资本市场,正蓄力推动优质资源向以“硬科技”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企业集聚,牢牢把握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初心使命,不断推进与构建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建设。
打破MRI核心部件被国际巨头垄断格局
招股书显示,健信超导的主要产品为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占据MRI设备核心部件约50%的成本。公司在主要产品突破核心技术,并且实现了规模化制造,保障国产磁共振产业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
MRI核心部件研发生产赛道,此前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据统计,GE医疗、西门子医疗、飞利浦医疗等企业凭借先发优势,在全球MRI设备市场占据了超80%的份额。
凭借技术优势,健信超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根据灼识咨询数据,以装机量口径统计,2024年全球超导磁体前五名厂商依次为西门子医疗、GE医疗、飞利浦医疗、联影医疗和健信超导。

招股书显示,在目前主流的零挥发超导磁体领域,健信超导追平了与国际巨头约20年的技术差距,并通过设计与工艺的持续创新提升综合竞争力。
在无液氦超导磁体领域,健信超导实现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跨越,自主研发的1.5T无液氦超导磁体,采用全球首创的“全固态传导冷技术”,解决了我国液氦资源短缺的“卡脖子”问题。
目前,健信超导与日本富士胶片集团、美国GE医疗、意大利百胜医疗,以及国内的万东医疗、深圳安科、联影医疗、福晴医疗等MRI设备厂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健信超导介绍,公司产品对应的MRI设备,超过50%最终销往日本、欧美和其他海外新兴市场区域,推动了MRI设备在全球的普及。
2022年至2024年,健信超导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59亿元、4.51亿元和4.2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63.50万元、4873.47万元和5578.39万元。

来源:健信超导招股书
拟IPO募资把握行业机遇
当前,全球MRI设备市场处于技术升级和市场扩容阶段。灼识咨询预测,全球MRI设备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11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148.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5.0%。
中国市场作为最大增量市场,政策红利正在加速基层医疗设备普及,包括鼓励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加大对医疗设备研发的财政补贴等,将为中国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招股书显示,健信超导此次拟IPO募资投向年产600套无液氦超导磁体项目、年产600套高场强医用超导磁体技改项目、新型超导磁体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来源:健信超导招股书
健信超导介绍,公司的IPO募投项目落地后,将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产能,巩固在无液氦技术领域的先发优势,有望在行业快速发展的机遇期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同时,健信超导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上市后将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围绕其展开合作。在原材料供应端,健信超导与西部超导、宁波韵升等供应商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
此外,健信超导的产品进入众多国内外头部整机厂商供应链,将推动MRI设备整机制造产业的技术进步与产能提升,完善整个医疗设备产业链布局,提升中国医疗设备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