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媒体消息称,马斯克的SpaceX已收到印度电信部(DoT)的意向书(Lol),当地政府有条件批准Starlink(星链)在该国提供卫星互联网服务。
TechCrunch指出,目前,SpaceX需要提交文件证明公司符合许可要求,还需获得印度IN-SPACe(印度国家太空促进和授权中心,政府支持私营部门参与太空活动的重要平台)的批准,才能提供卫星通信服务。
有知情人士透露,Starlink若想在印度正式落地服务,还需要6-9个月时间。
印度《经济时报》称,在SpaceX同意遵守印度发布的新安全规范之后,当地政府才批准了这一项目。这里提到的“新安全规范”条款较为严格,包括服务提供商必须确保数据在印度境内传输;禁止将用户连接到任何海外终端或设施等等。
大约两个月之前,印度当地电信运营商Airtel和Reliance Jio宣布与SpaceX达成合作,在印度推出Starlink高速互联网服务。但尽管有这层合作关系在,Starlink服务上线的计划仍然算不上顺利,因为其仍需要单独获得监管批准。
在2022年时,SpaceX曾在未取得所需许可证的情况下,就在印度推出Starlink,之后遭到印度政府警告,批评公司未获许可便擅自提供/预订卫星互联网服务,SpaceX由此被迫向已预订设备的用户退款。
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加速推进
在这背后,卫星互联网市场需求崛起,商业航天已进入加速组网阶段,手机直连卫星时代有望开启。同时,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也在加速推进。
4月3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对终端直连卫星提出明确指引,这是我国首个专门就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对促进和规范我国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预计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在4月24日的2025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中获悉,截至目前,我国低轨卫星星座千帆星座已完成五个批次的组网卫星发射,全面进入常态化发射组网阶段。千帆星座的国际业务也在推进,当日垣信卫星与泰国国家电信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同样在4月24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防科工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印发《上海市关于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措施》,到2027年,上海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左右。标志性产品产业化规模放量,商业火箭总装制造能力每年100发、商业卫星智能制造能力每年1000颗、应用终端批量制造能力每年100万个。
如今卫星互联网星座已经迈入了放量组网建设阶段,建设进度明显加速。并且,之前我国商业航天公司星际荣耀、蓝箭航天均公开表示将在2025年发射可回收火箭,多个火箭产品已经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
开源证券则认为,2025年将是我国两大星座规模组网发力之年,同时地面应用环节将有望在今年迎来重大变革。
五矿证券今日研报指出,相比地面基站,低轨卫星覆盖成本更低,但带宽成本更高。据测算,5G基站的覆盖成本约为4.6万元/平方公里,带宽成本约为146元/Mbps,中国低轨卫星的覆盖成本约为2.9元/平方公里,带宽成本约为2345元/Mbps。
低轨卫星能以较低成本实现网络全球覆盖。据分析师测算,按照120美元/人/月收费,5年的卫星寿命,1374万用户可以覆盖1万颗低轨卫星组成基础网络的建设成本。而Starlink已经在2023年11月,在用户达到230万至300万之间时实现了现金流盈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