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走进位于四川丹棱县杨场镇的四川省丹橙现代果业有限公司大棚示范区,柑橘树枝繁叶茂,颗颗饱满圆润的果实挂满枝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片果园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这里的柑橘树在科技赋能下,已告别传统的套袋、打药等繁琐流程,住进“智能大棚”,开启全新的种植模式。
据悉,这片大棚示范区不仅是丹棱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在杨场镇的首批实验区域,更是农发行丹棱县支行深耕科技金融领域、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一直以来,丹棱县凭借“长在农业、优在生态”的独特优势,全力推动柑橘产业蓬勃发展。然而,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一系列难题也接踵而至:柑橘病虫害防治难度增大,人工成本持续攀升,人工套袋危险系数高,果袋二次回收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这些问题如同一层层迷雾,阻碍着柑橘产业进一步发展。
为了破解这些难题,地方政府实施丹棱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得知该项目的资金需求后,农发行丹棱县支行迅速行动,主动与相关部门对接,深入实地调研走访,详细了解产业发展困境和项目金融需求。在充分掌握相关情况后,该支行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全面推动项目贷款流程,成功获批4.3亿元科技贷款。截至目前,该支行已累计投放9114万元贷款专项支持该项目建设,为打造科技农业新典范注入强大动力,助力地方柑橘产业华丽升级。
该项目总投资近5.5亿元,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高压自动弥雾打药系统6万亩,新建玻璃纤维管大棚5万亩,并配套沟渠整治和道路改建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在生态环保方面,打药系统将通过智能操控,实时监测温度、湿度、病虫害数据,可实现精准高效施药,减少农药使用量,有效缓解面源污染,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从经济效益来看,玻璃纤维管大棚抗紫外线、耐腐蚀,在大棚内实现晚熟柑橘免套袋种植经营,与传统模式相比,预计每亩可节约成本约2000元,因增产提质还能增加收入约2000元,节本增收效果显著,足以让种植户的腰包越来越鼓。该项目建设对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及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下一步,农发行丹棱县支行将加大对农业先进装备领域的支持力度,持续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添砖加瓦,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源源不断的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