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黄坤)银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存款利率调整。
近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央行将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相应下调存款利率。
同时,潘功胜表示,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从1.5%下调到1.4%,经过市场化的利率传导,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随之下行0.1个百分点;降低所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认为,伴随政策利率、LPR调整,新一轮存款降息即将来临,这有助于缓解银行息差收窄压力,维持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调整节奏上,大型银行会率先行动,中小银行会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竞争状况跟进。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行窗口将于近期展开,最快可在下月初陆续落地,幅度预计在10至25个基点。整体来看,本轮存款利率下调是对降息的配套和延续,有助于稳增长防风险。
具体而言,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央行宣布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降低所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会引导各类企业和居民贷款跟进利率下调。这意味着,银行净息差面临低位下行压力。不过,随着未来银行相应下调存款利率,息差趋稳可期。
在调整节奏上,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预计,存款降息很快会开始逐步推进,参考以往的调整经验,不同期限下调5至20基点不等。“具体的调整时间和节奏可能因银行而异,预计大型银行会率先行动,中小银行则可能会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竞争状况,稍作延迟后跟进。”
根据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银行存款利率要与1年期LPR报价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挂钩。“综合降息幅度、近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银行净息差水平,我们估计接下来各家银行将较快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各类存款利率将平均下调0.1个百分点左右。”王青说。
中金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银行分析师林英奇表示,预计存款利率将与LPR同步下调、幅度一致,基本能够对冲贷款降息对于息差的影响。
息差趋稳,有利于保持商业银行经营稳健性。“存款降息,有利于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为银行腾出更多的利润空间,提升银行的盈利能力。”明明认为,尤其是在贷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下调存款利率有助于稳定银行的净息差,避免银行因息差过窄而面临经营压力,增强银行可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4月,已有多家股份制银行、城商行、民营银行下调了存款利率,调整幅度为5个基点至40个基点,部分定存产品额度紧俏。其中,中长期限定期存款利率调整幅度较大,“存五年不如存三年”再现。
2024年四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1.52%的历史低点。多家银行近期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预计2025年行业息差下行放缓,在负债端要继续加大负债成本的压降,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冲资产端收益率的下降。
华东一家农商行行长表示,当下正在强化负债端成本管控,加大低成本存款拓展力度,加强存款产品额度管控和利率管理,强化柜面引导,优化存款结构,全力压降存款成本。
“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有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促进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稳定经济增长预期。同时,这将加快储蓄向投资、消费的转移,助力经济活力恢复。”曾刚说。
明明建议,银行可以在满足监管要求和市场竞争的前提下,灵活调整存款利率,提高利率定价的精细化水平。同时,银行除了传统的存款业务外,也可以加大对其他资金来源的拓展力度,如发行金融债券、开展同业存单业务等,以降低对存款的过度依赖,优化负债结构,提高资金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