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评论员庹亚男
近日,《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公布,重磅发布31条举措,提出实施居民就业增收促进、居民保障支持、服务消费提质惠民、大宗消费更新升级、消费品质提升、消费环境改善提升、限制措施清理优化等七大行动,全方位扩大消费需求,大力提振消费。(5月8日《广州日报》)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在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背景下,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战略意义更加凸显。去年以来,从国家到地方,围绕消费提振新招实招频出,大规模以旧换新、消费券补贴、稳岗政策……但也要看到,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市场反响不一,有的迅速回暖,有的尚显疲软。
今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预期不足、信心不足。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存款类金融机构居民存款余额152.25万亿,增长10.42%。其中活期存款41.82万亿,增长6.09%,定期存款110.44万亿,增长12.17%。存款“走高”,说明居民手中有钱,但却不愿消费。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要破题,就必须提振信心,才能真正激活“一池春水”。
此次广东发布《方案》,从需求、供给和消费环境三个方面提出八个部分31条政策举措,致力于提振信心、促进消费,既与国家方案一脉相承,更结合了广东的产业基础和实际情况,对宏观政策进行了细化分解,主打一个“新鲜有料”。
从需求看——《方案》一方面将“实施居民就业增收促进行动”放在了第一位,从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农民就业增收、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等方面进行了政策铺排;另一方面则加大生育养育、教育、医疗养老、重点群体保障力度,通过解决“后顾之忧”,来增强消费意愿。稳定的收入是提振信心的关键,《方案》将暖意送到了群众。对此,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方案要求。比如,推动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助力就业支持政策向中小微企业倾斜,进一步提振个体和经营主体的信心和预期。
从供给看——服务消费是重点发力方向。《方案》提出,要加大“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擦亮“食在广东”金字招牌、扩大文旅体融合消费、积极促进入境消费、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等。让人花钱,无非两大前提:一是能花,二是愿花。前者取决于经济实力,后者取决于消费意愿。在后者上,坚持精品消费导向,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消费新需求是可行之策。今年以来,广州不断“上新”消费供给,发布“羊城消费新八景”、加快发展首店经济和免税经济等,为提振消费开了好头,接下来还要加快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让市场热潮涌动。
从消费环境看——环境越是便捷、舒心,人们越是愿消费、乐消费;反之,痛点侵扰、堵点丛生,势必对消费意愿产生负面影响。《方案》围绕不正当竞争、预付式消费等重点热点问题提出措施,全力营造安全可靠、让人放心的消费氛围。广州要以“绣花”功夫优化营商、消费环境,以更加务实的举措为消费再添一把火。
提振消费与提振信心“双向奔赴”。只有综合施策,全方位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优化消费环境,不断增强市场信心,才能充分释放消费潜力,为经济稳健增长注入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