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09 02:48:39 股吧网页版
法治信心、安全感、政策坐标、激发活力…… 民营企业家眼中的民营经济促进法
来源:上海证券报

  法治信心、安全感、政策坐标、激发活力……

  民营企业家眼中的民营经济促进法

  ◎记者刘礼文

  从首次提出,到实现多个“第一次”,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备受社会各界关注。5月8日,多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将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提振广大民营经济组织经营者的发展信心,激发其创业热情和拼搏精神。

  民营经济促进法积极回应民营企业重点关切,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等方面,作出了针对性的制度安排。对此,多位民营企业家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这部法律是国家对民营经济地位的法治化确认。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新法出台的意义不仅在于短期信心提振和融资环境改善,更在于通过法治化保障推动其长期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公平竞争,增强实干兴邦信念

  长期以来,民营企业面临市场准入隐性壁垒等困扰,而新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两个毫不动摇”和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回应了民企发展中的重点关切。

  “以上制度安排有助于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法治保障,为民营经济发展赋予制度性‘安全感’。”优刻得董事长季昕华表示,在新法的护航下,广大民营企业家将进一步坚定实干兴邦信念,继续发扬“敢闯、敢投、敢创新”精神,共同书写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认为,此次立法从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完善相关制度,直击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增强了民营企业家的法治信心和安全感,呼应了现实需求,有利于为广大民营企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新法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了更具前瞻性的政策坐标。”祥源文旅董事长王衡认为,民营经济促进法以法治之力重塑民营经济发展生态。从文旅行业视角看,其破除了行政性垄断和隐性壁垒,推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协同发力的制度设计,促进产业要素优化配置,为公司深化战略布局提供了坚实保障。

  “民营经济促进法在稳定民企预期、优化市场环境、促进合规经营等方面将对民营企业产生深远影响。”国浩金融证券合规业务委员会主任黄江东认为,新法对违规异地执法、利用行政或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等民企普遍关心的问题作出了禁止性规定,这为民营上市公司提供了稳定的政策预期,使其能够更加安心地进行长期规划和投资,增强企业家信心。

  护航创新,突破关键技术更有底气

  面向未来,随着新法配套政策落地与司法实践完善,民营经济将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这部法律对科技创新的明确支持,让我们在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向上更加笃定,更有底气专注高端制造业,积极引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术,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数智化水平,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日联科技董事长刘骏表示,未来将以法治为依托,秉持产业报国理念,带领企业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技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迸发出更加强劲的创业创新动能。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们深刻体会到‘无事不扰’的政务边界与‘有求必应’的政策支撑,能够为民营企业提供创新发展的土壤。”身为80后民营上市公司董事长,每日互动方毅表示,在参与国家“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中,公司也在探索将惠企政策通过AI实现精准匹配,让政策红利切实转化为生产力。

  上海远力实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李青则认为,新法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立研发机构,开展前沿技术创新活动。同时,政府还可通过税收优惠、资金补助等激励政策,对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企业给予重奖。“这些科技激励措施,有助于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其在核心技术、产品创新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从而提升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李青则说。

  上海融力天闻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江璐认为,新法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支持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结合资本市场对科创企业的支持政策,科技型民营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将显著增强,如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民营上市企业有望重塑市场估值。”江璐表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