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3,政策合力聚指成拳,“以我为主”下好“先手棋”。从去年的9月24日,到今年的5月7日,三部门再聚首。精准施策,协同发力,同样以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护航宏观经济大盘,呵护经营主体预期。中国人民银行推出十项货币政策措施,金融监管总局宣布将推出八项增量政策,中国证监会从三方面入手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顶压向上,破浪前行。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宏观经济在多重挑战下仍有超预期表现,金融市场在外部冲击中见韧性,房地产在政策托举下企稳回暖。背靠广阔的内需市场“大后方”,经营主体在披荆斩棘中凝聚信心,科技“叙事”吸引全球投资者目光。
近期,外部经贸形势“风高浪急”,国际金融市场“波谲云诡”。海外市场的股债汇“三杀”,未对中国金融市场形成过多扰动,汇市、债市、股市平稳运行。面对不确定性,中国以“稳”回应。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是下一阶段的政策主线。
一揽子金融政策应运而生,既与“稳”的理念一脉相承,又彰显出“进”的积极姿态;既是政策的“未雨绸缪”,也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既见真章有魄力,又为应对挑战留有施策的空间余地。
稳企业。全球最大银行市场、第二大资本市场和第二大债券市场,将为科技型企业发展提供资金“后盾”。债券市场“科技板”横空出世,为科技创新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增量资金;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出台在即;信贷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机制蓄势待发,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批设“开闸”,将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投资力度……
面对关税冲击,外贸企业在危机中觅新机,以“广交世界”抵御外围“海啸”,金融政策将助力外贸行业筑起“堤坝”。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将制定实施,对外贸企业将应贷尽贷、应续尽续;受关税政策影响较大的上市公司,将在股权质押、再融资、募集资金使用等方面获得更高的监管包容度。
稳预期。超常规政策“如约而至”,社会信心“如期充值”。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货币政策超预期、力度大、工具多、落地快:降准方面,既针对大中型银行,也阶段性调降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降息方面,下调了政策利率和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并首次全面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结构性工具既有新工具创设,也有额度增加,还有价格优惠。超常规的政策组合,迎来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稳市场。抓住稳楼市稳股市“牛鼻子”,金融管理部门将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突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个重要着力点,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化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本优势,为市场注入更多增量资金;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金融管理部门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并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
展望未来,储备政策工具箱“弹药”依然充足。中国将继续以政策的定力与发力,发展的实力与潜力,经营主体的活力与创造力,金融市场的韧性与稳健性,为充满不确定的世界经济注入确定的力量,为风云变幻的全球金融市场写下稳健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