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下世行测评22项全球最优之后
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再推十大攻坚任务
□ 十大攻坚突破任务中,实施世行对标改革被排在首位,加快塑造营商环境国际竞争新优势
□ 紧扣“提升企业感受”主线,上海将上线“随申兑”一口查询申兑平台,推出“政策演算器”,持续扩大“免申即享”服务范围,普惠性政策力争应纳尽纳
□ 推动各行业尽快建立“无感监管”“无事不扰”双清单,推进检查事项“双透明”和检查规范“双认可”
◎记者宋薇萍郭晓萍
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长为零,电子支付费率成本为零,商事调解可替代性得分为100……世界银行官网日前发布的《2025年度中国企业调查报告》显示,涉及营商环境的59个测评点中,上海有22项指标达到全球最优水平。
据悉,《2025年度中国企业调查报告》的部分结果将被纳入今年10月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5》。《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是世行的旗舰报告,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可衡量、可比较、可评估的营商环境量化评估体系,也是影响全球资本流向、政策规则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为了切实提升企业感受,更好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海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继续加码——近日,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加力提速推进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突破任务”的通知》,选取企业需求迫切、部门协同推进要求高的十个事项进行攻坚突破,加力推出增量举措,攻坚解决裉节问题,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推动各项任务尽早落地,确保年内取得明显成效。
以实施世行对标改革为抓手
据了解,十大攻坚突破任务聚焦十大领域,分别是:实施世行对标改革、优化惠企政策服务、优化涉企行政检查、建立“信用+风险”监管体系、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营造清朗的网络舆论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和执法协作、治理牟利性职业索赔、提升办理企业破产便利,以及支持街镇营商环境建设。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介绍,十大攻坚突破任务来源于今年2月初发布的《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在推进方案落地实施中,将突出加力、攻坚、借力、问效四个关键词,推出新一批增量举措,强化跨部门协同推进,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扎实提升企业感受。例如,在优化惠企政策服务方面,更加突出“刀刃向内”,对政府部门加大政策制定行为全过程的刚性约束,全面优化申兑体验,强化惠企政策解读触达,推动更多助企纾困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
十大攻坚突破任务中,实施世行对标改革被排在首位。上海明确,接下来要对标世行营商环境成熟度BR评估方法论的底层逻辑和价值导向,进一步向完善监管规则、优化公共服务体系、提升落地效果升级,推出对标改革新的任务清单,注重学习借鉴国际一流先进实践,拉长板补短板,加快塑造营商环境国际竞争新优势。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彦峰介绍,去年以来,通过开展对标世行营商环境成熟度评估改革,上海在世行测评的十个指标领域推出了一批新的改革举措。比如,在市场准入领域,通过上海企业登记在线平台构建“全类型”“全环节”“全天候”网上服务体系,首创企业信息跨部门自动变更。
“开放、创新、包容是上海最鲜明的城市品格,也是上海营商环境的亮丽底色。下一步,上海将坚持以世行对标改革为抓手,准确把握世行评估的底层逻辑和实践要求,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陈彦峰说。
紧扣“提升企业感受”主线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说了算。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紧扣“提升企业感受”主线,上海将推出一批具体性、突破性的任务举措。例如,围绕政策“找不到”“看不懂”“用不上”“用不畅”等问题,上海将上线“随申兑”一口查询申兑平台,推出科学精准设定政策申请条件和范围的“政策演算器”,持续扩大“免申即享”服务范围,普惠性政策力争应纳尽纳,创新开展惠企政策宣介。
在优化涉企行政检查方面,上海将优化完善“检查码”系统功能。推动各行业尽快建立“无感监管”“无事不扰”双清单,推进检查事项“双透明”和检查规范“双认可”,以市、区两级统筹和检查码撮合等,着力提升涉企行政检查的规范性、一致性、协同性,努力实现检查减量提质不扰企。
为助力企业化解融资方面的问题,上海将加大金融机构信用融资产品供给创新,试点推广“园区秒贷行动”,推动融资服务中心进一步下沉,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着力提升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性和可得性。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正成为上海吸引企业投资兴业的“强磁场”。
5月8日,罗氏制药宣布投资20.4亿元人民币,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该基地建成后,将成为罗氏在中国的第二个创新药物生产基地,与百米之外的罗氏制药中国区总部现有生产基地形成协同效应。
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表示,罗氏生物制药本地化生产的落地,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上海市政府在项目选址等环节提供全方位助力,高效务实解决各类具体问题,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上海奔曜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受益于优质营商环境。该公司首席产品官阎文舟对记者表示,上海推行的“免申即享”服务,通过大数据精准匹配企业资质,企业无需主动申请,便能快速享受“小升规”政策福利。此外,政府的真金白银补贴,也为企业“出海”拓展市场提供了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