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后,A股市场在5月首个交易日迎来“开门红”。同时,有不少券商也推出其最新月度投资组合,推荐的标的及投资策略,受到投资者关注。
展望5月投资市场,多位行业人士认为,A股大概率会在区间内波动,市场预计呈现震荡修复态势,并以结构性行情为主,风格上有望回归科技成长。在配置方面,内需消费和科技成长继续作为值得关注的重点配置方向,红利资产作为应对冲击的防御性资产仍有一定配置空间。
信息时报记者张柳静
后市:预计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旅游市场火热,酒店餐饮等消费势头良好。同时,A股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悉数披露,业绩保持韧性。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券商认为,随着业绩验证期结束和情绪面缓和,叠加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效果的进一步显现,预计5月市场有望在短中期延续“结构性震荡上行格局”。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展望后市,股市风险溢价有望系统性下移,接下来,继续看好A股和H股,把握做多窗口期。
招商证券则提到,年报及一季报披露结束,上市公司盈利增速迎来久违的上行拐点。而且由于经营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资本开支下滑,自由现金流拐点确立,奠定了A股整体向上的方向。
“业绩披露期结束后,市场会积极地在业绩改善的行业进行投资标的布局,而进入业绩真空期后,新产业趋势方兴未艾,产业趋势投资和主题投资在当前环境下有望回归。由于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市场向下调整空间不大,将会强化风险偏好,融资余额有望回归。”招商证券分析称。
中国银河策略分析师蔡芳媛则判断,综合政策面、市场面和基本面分析,A股市场大概率会在区间内波动,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呈现震荡修复态势,投资方面建议采取攻守兼备的策略。
招商基金方面表示,尽管短期全球关税缓和出现积极信号,但后续外部不确定性仍然较高,市场风险偏好大幅抬升的难度不小,中短期股指或仍以震荡格局为主,看好A股未来长期表现。结构上,考虑到经济预期上修空间,经过前期调整后当前成长风格性价比凸显,预计后续具备产业趋势、率先实现盈利兑现的优质科技方向有望相对占优,可关注AI、机器人、港股互联网等。
操作层面,银河证券建议投资者,考虑到近期场内资金情绪虽有回暖但整体依然偏谨慎,主要体现在成交量依然没有明显放大,所以在资金情绪全面回暖前,仍建议多看少动,更多聚焦中长线布局。
投资:聚焦消费、科技和红利股
对于A股5月的投资方向,券商和公募的配置主要集中在消费、科技和红利方面。中原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刚认为,消费扩容是政策与市场共振的核心方向,其中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直接受益“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催化下需求弹性可期;服务消费(旅游、餐饮)受益于假日经济与居民出行热情,景气度持续回暖;国货消费品牌受益国产替代与出海逻辑,业绩增长空间明确。此外,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数字消费(如AI终端)或成新增长点。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则看好人形机器人方向,他表示,投资于机器人上游细分行业龙头,之前是做汽车零部件的企业,现在增加了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的业务,可能会呈现出较大的增长可能性。而很多大厂纷纷宣布进军人形机器人这个领域,也会使得竞争进一步加剧,未来大概率还是这些大厂更容易成功,投资者可以通过布局人形机器人细分行业龙头股或者是主题投资基金来抓住机会。
杨德龙进一步表示,AI+医疗也是“人工智能+”一个重要的方向。“AI+医疗将会为医疗行业赋能,加上医疗板块经过几年的调整,集采的影响也逐步被消化,特别是创新药,企业逐步实现盈利的增长,从年报预披露的情况可以看出,整个医疗、医药板块近期已经开始从底部逐步回升,走出一个较好的表现,而AI的赋能可能进一步提升了后面股价的表现机会。”
蔡芳媛建议,5月关注“消费+科技+红利”三条主线:消费方面,看好受益于推动国内消费政策的领域;科技方面,半导体设备、AI、机器人等领域在政策支持和产业发展的推动下,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红利方面,银行等板块具有业绩确定性和低估值、高股息的特点,在市场震荡时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