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算力作为支撑AI大模型训练与应用的核心基础设施,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面对国内外基础大模型参数规模持续扩大带来的算力需求激增,广东运营商在五一前夕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全面强化本地算力服务能力,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信息时报记者潘敬文
全球首个商用智算昇腾超节点
在大湾区上线
4月26日,中国电信粤港澳大湾区(韶关)算力集群迎来里程碑式突破——全球首个商用智算昇腾超节点成功上线运营。这一重大进展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级算力枢纽节点正式迈入新一代智能算力时代,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中国电信在AI算力基础设施领域质与量的重大跨越,该超节点在技术上实现了多个创新:首先,通过架构升级与软件优化,显著提升训练和推理性能;其次,依托全光400G运力网络构建超低时延运力底座,实现华南10毫秒、广东5毫秒、大湾区3毫秒的极速响应;最后,创新采用100%绿电供应的全液冷技术方案,树立行业绿色标杆。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电信继在京津冀、长三角建成国内首批全液冷万卡池后,在智能算力供给领域实现的质与量双重跨越。该超节点将纳入全国算力体系,通过“训推一体、云智一体、超智一体”的服务模式,为千行百业提供多元化算力支持。
智算全国产化适配中心成立
打造自主可控产业生态
4月25日,在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指导下,广东省通信学会算力网络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这一行业平台汇聚了联通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东移动、鹏城实验室、华为、中山大学等18家领军机构,将重点推动算网融合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
会上揭牌“智算全国产化适配中心”,该中心由联通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联合华为、中科曙光、百度等头部企业共同打造,致力于构建“芯片+框架+模型+应用”全栈验证体系,实现国产算力技术闭环发展。同期发布的静音全液冷一体化系统,通过突破传统液冷技术瓶颈,为超大规模智算中心建设提供了绿色节能新方案。
联通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表示,将重点开展下面多方面工作,包括:深化算网关键技术研究,推动“东数西算”工程落地;加速政务、医疗、工业等场景的智能化应用;扩大产学研用合作,为大湾区科技创新贡献智慧力量。这些举措将有力促进国产智算生态繁荣,确保产业链安全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