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5月20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筑牢了坚实的法治根基。
“法者,治之端也。”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着“56789”的亮眼成绩,即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然而,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发展中始终面临着一些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如市场准入壁垒、融资难融资贵、产权保护不到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如今,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犹如一场“及时雨”,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民营经济促进法充分彰显了公平竞争的理念,为民营企业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规定,让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生产要素获取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该法还着重加强了对民营企业产权的保护,让民营企业家能够安心经营、放心投资。“有恒产者有恒心。”产权保护是激发民营企业家创业创新积极性的关键。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产权保护的相关内容,实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依法查处侵犯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和侵犯商业秘密、仿冒混淆等违法行为。从法律层面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于企业发展,敢于加大投资、勇于创新。
在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方面,民营经济促进法也给予了有力支持。当前,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更是如此。法律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支持有能力的民营经济组织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经济组织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等,为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将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要让民营经济促进法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法律的宣传和解读,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了解法律的内容和精神,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要严格依法行政,落实好法律规定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和监管,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及时解决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法律纠纷,为民营企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民营企业自身也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它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坚实的“法治靠山”,让民营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更加有底气、有信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相信,民营企业在法治的护航下,一定能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