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方面,上海正在“争分夺秒”。
日前,世界银行《2025年度中国企业调查报告》显示,上海市有22项测评点达到全球最优水平。紧随其后,上海于2025年5月8日发布了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突破任务。
十大“攻坚”任务,围绕着企业在沪经营过程中的“刚性需求”和涉企“热点问题”展开。
比如,在此次的十项任务中,就提出要细化惠企政策,让企业“找得到”“用得上”。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上海上线“随申兑”一口查询申兑平台,推出科学精准设定政策申请条件和范围的“政策演算器”,持续扩大“免申即享”服务范围,普惠性政策力争应纳尽纳,创新开展惠企政策宣介,与媒体合作推出“处长讲政策”系列小视频。
这些举措已经让一些企业享受到了实惠。
奔曜科技是一家智能实验机器人研发企业,公司于2021年3月在张江成立,已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人才团队,推动产品与解决方案进入全球市场。该企业目前已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上海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等认定。
上海奔曜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产品官阎文舟告诉界面新闻,企业研发需要长期的研发投入,上海“免申即享”政策通过大数据匹配企业资质,企业全程无需主动申请、无需填写申请表、提交大量申请材料,使我们快速享受到小升规带来的政策红利。政府这种“无感化”服务,这不仅让企业节省了很多的人力、时间成本,还让我们能够将更多资源投向技术攻坚,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迅速推向市场。
阎文舟透露,在进行全球推介时,浦东新区的张江专项资金海对企业参加境内外重要展览和会议、宣传给予补贴。比如,公司2024年参加德国展会时,我们只需递交一份信息表,就能获得海外参展补贴。政府的真金白银支持,为企业卸下“出海重负”。
涉企检查是企业关心的另外一项改革举措。
顾军透露,在优化涉企行政检查方面,上海围绕解决涉企行政检查重复查、多头查等问题,优化完善“检查码”系统功能,着力提升涉企行政检查的规范性、一致性、协同性,努力实现检查减量提质不扰企。
十大“攻坚”任务同时要求上海多部门要审慎监管。
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副主任、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张永刚透露,已发布新一版“不予行政处罚清单”,惠及更多经营主体,并依托市信用平台开展线上信用修复审核认定工作。
不仅是谨慎处罚,在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这次十大攻坚任务把夯实营商基层基础纳入,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现更好发展。
数据显示,上海现有三百多万的经营主体,其中近九成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他们既是畅通经济循环的毛细血管,更是吸纳劳动就业的重要力量。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彦峰透露,在十大“攻坚”任务中就提出要为这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送政策、配资源、强活力、树品牌。
作为闵行区的历史文化名镇与旅游热门景点,上海闵行七宝古镇每天要接待超过3万人次的游客。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国际友人的身影也越来越多,古街不少商户提出——想上英语课。
这一需求通过传递到了街道,七宝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城管中队副书记吴小龙自告奋勇为商户上起了英文课。
顾军在谈及在支持街镇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围绕打通“最后一公里”时说,上海赋能街镇优化企业服务和基层执法,做实“街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优化12345派单机制,有序发展活力街区,开展“街镇营商漫步”主题宣传,组织街镇对各级部门赋能支持街镇营商建设的情况开展反向评价,着力实现街镇服务能力和中小微企业感受的双提升。
近年来,网络涉企谣言频发,职业打假人使不少受害企业应对不暇。
此次的十大攻坚任务就提出要在营造清朗的网络舆论环境方面,加强涉企侵权信息处置,广泛宣传涉企侵权信息处置的政策法规和维权途径,组织涉企侵权信息处置实务培训,开展“清朗浦江·e企同行”优化网络环境专项行动,建立协同治理机制。
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化妆品企业佼佼者之一,旗下拥有韩束、一叶子、红色小象等多个知名品牌。
该公司法规经理吉日向记者透露,自从企业2022年底上市后,就遭到了职业打假人的恶意攻击,平均每年投诉举报量达到500件左右。“此前,我们平均每天都要处理1-2件职业举报投诉的工作,占据了大家大量的心思和精力,这其实是非常不利于企业发展。”
对此,上海奉贤区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大数据,梳理了一份牟利性职业举报“黑名单”制度,有效遏制恶意滥用举报权利的职业索赔行为。
上海水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理张大华也对《实施意见》的感受非常深刻。作为国内家纺行业的龙头企业,水星家纺深受职业打假人的困扰,不仅需要花钱平事,更会对企业的声誉造成冲击。
奉贤区市场监管部门人员向界面新闻透露,“通过梳理发现,不同于普通消费透露,牟利性职业举报人长期使用固定素材,甚至是同一张图片,以个人或者团伙的方式对同一家企业进行投诉举报,且投诉举报的内容多与消费者实际使用的安全、功效无关,但是需要企业准备大量材料对相关投诉进行解释说明,试图通过‘消耗战’来迫使企业用钱息事宁人。”
对此,上海奉贤区经过比对,形成了一份动态的牟利性职业举报人“黑名单”,并发布《上海市奉贤区关于依法处置市场监管领域牟利性职业索赔行为实施意见(试行)》。
“《实施意见》差不多发布一年,我们的投诉举报量下降了大概50%,我认为这对我们企业是一个非常大的帮助。”吉日说。
张大华表示,《实施意见》发布前后的几个月,企业投诉举报量下降70%左右,一整年的数量下降非常大。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会帮助企业职工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助力企业更好发展。
全市层面,上海市公安局网安总队总队长季增令告诉界面新闻,上海警方针对网上编造、传播涉企不实信息等行为,与有关主管部门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对查实涉及违法犯罪的,依法处理相关人员,分级惩治涉谣账号,为企业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另一方面,针对网上兜售企业数据、黑客攻击等行为,分领域开展专项会战,深挖犯罪线索,斩断利益链条,重拳打击各类影响企业合法经营的违法犯罪行为。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说,十项“攻坚”任务不同于营商环境8.0方案58项总体安排,将“加力推出增量举措,攻坚解决裉节问题,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通过重点协调、重点推进、重点督查、重点宣介,推动各项任务尽早落地,确保年内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