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环保、越节能的家电补贴越高,我买的这台一级能效冰箱要4599元,可以享受最高20%的补贴,加上旧冰箱回收抵扣,最后3000多元就买到手了。”北京某家电商城内,顾客温阿姨告诉记者,她用更低的价格换上了更好的冰箱,特别划算。
一旧一新交替之间,不仅释放出消费潜力,也让更多质优价廉的消费品走进老百姓家中,让日常生活“焕然一新”。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以旧换新成为消费市场广受关注的“关键词”。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假期前四天,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超6万份,带动新车销售88亿元;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产品356万台,带动销售119亿元;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242万件,带动销售64亿元。
数据还显示,今年以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超281万辆,12类家电以旧换新超4900万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超3700万件,带动相关消费品销售额超7200亿元。
此前印发的《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通知》提出,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包括享受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由8类增加到12类,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三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等措施。
“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的扩围选择应主要从规模化和调结构两方面考虑。”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是规模化,扩围品类应面向大众,选择普通居民可接受的消费品类,而非小众高端奢侈品;再是调结构,推动消费升级,选择能提升生活质量、替代家务劳动和提供护理、娱乐等功能的家电产品,如按摩椅、扫地机器人、智能家居等。
“此外,政策扩围在扩大内需的同时,也应注意提高投资回报率,间接推动投资需求的扩张。”苏剑说。
“趁现在以旧换新补贴,我准备给父母换上智能家电,老人生活也能更方便、更舒适。”北京某家电商场内,王先生告诉记者,他给父母下单了扫地机器人、智能油烟机、节能空调,三件家电享受国家补贴、平台补贴、工厂补贴“三重优惠”之后,一共能省下2000多元。
该商场负责人介绍,2025年商场日均客流量增加近160%,销售额同比提高1.5倍,其中,智能家电、节能家电销售量增长明显,商场专设了智能家电展示区域和节能家电咨询专场,均受到顾客的广泛关注。
更智能、更节能的商品以更低的价格走进千家万户,“以旧换新”真正把温暖送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下一步,如何推动改善型需求持续释放,解决居民消费后顾之忧?
苏剑认为,从消费表现来看,当前我国国内消费市场潜力依旧巨大,居民消费意愿依然强劲。无论是“扩围以旧换新”,或是其他扩内需政策,当前的重难点是“稳收入预期”,故而促进居民收入的增长是重中之重。
“同时,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降低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以达到扩内需的效果。”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