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杨洁)记者从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东方”)获悉,近日,其发布了2025年度《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聚焦当前金融风险化解的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多视角了解经济学界、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中介机构等金融风险化解参与各方对当前金融风险化解工作的敏锐感知和独特见解,在数据挖掘和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研判我国金融不良资产风险处置和化解现状,以期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商业银行受访者普遍认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规定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收购符合《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定义的重组资产,2025年该重组类资产将小幅增加。2025年中小银行金融机构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不良资产压力上升,防范和化解风险最有效的措施是推进中小银行兼并重组。预计2025年银行推出不良资产包最主要的类型是次级类,资产包价格保持平稳。
资产管理公司受访者普遍认为,2024年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已经基本触底,处置周期延长趋势开始呈现扭转的迹象,平均处置回收率下滑趋势趋于收敛。受访者对2025年宏观政策提振不良资产市场的效果保持乐观预期,投资意愿进一步增强。随着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对不良资产市场资产包转让市场的影响在不断增强,不良资产一级市场资产包供给规模有所减少。在不良资产一级市场中小银行资产包规模占比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市场份额占比上升趋势逐步趋于稳定。地方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正成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重要的收购来源。
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不良资产服务商(含投资人)等第三方机构受访者普遍认为,2025年,不良资产二级市场阶段性供给大于需求的状态或仍将持续,受访者普遍预计投资机构收购不良资产的价格将稳中趋降,但平均处置周期将有所延长,加速处置不良资产将是投资机构2025年的业务经营重点。
《调查报告》提到,2025年不良资产市场将呈现“总量稳中有增、结构持续调整”特征。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化债政策支持下主导地方债务处置,预计2025年承接端不良资产量增长30%。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需探索“区域深耕+特色服务”模式,形成差异化优势。
中国东方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占峰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中国东方将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坚持功能性和盈利性有机统一,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等监管要求为指导,坚持合规经营,守正创新,持续做强做优不良资产主业,大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构建,助力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发展,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努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切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水平,全力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