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央行负责人宣布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加大消费重点领域低成本资金支持,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等。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这些政策措施表明,着眼于有力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稳定国内宏观经济运行,货币政策开始在数量型政策、价格型政策和结构性货币政策三个方向全面发力。这是对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的具体落实。
具体来说,下调政策利率(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0.1个百分点,将引导5月LPR报价跟进下调,进而降低各类贷款利率;降准0.5个百分点,向银行体系注入约1万亿长期流动性,这将增强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并支持政府债券发行。这是继2024年9月27日央行宣布降息降准以来,两个货币政策“大招”再次同时出手,表明今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始在稳增长方向全面发力。这也是今天宣布的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中的“重头戏”。“我们认为,在当前时点宣布降息降准,能够有效激发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扩投资促消费,提振市场信心,是当前对冲外部波动最有力的手段之一。”王青说。
王青还指出,本次降息不会给人民币汇率带来贬值压力。过去一段时间的人民币走势已反复证明,经济基本面而非中美利差,才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最主要因素。债市方面,综合去年四季度以来债市收益率大幅下行,以及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政策利率利差的一般规律,我们判断当前债市已在较大程度上透支了本次货币政策调整。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以及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还可能给债市造成一定利空效应。这就意味着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现有水平上进一步走低的空间不大。事实上,这也符合监管层遏制长期收益率过低可能给一些金融机构带来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的政策取向。总体上看,后续长债收益率将稳中有降。
方正富邦基金经理区德成在接受采访时也指出,随着降准降息“靴子落地”,债市有望延续强势。他表示,降息最重要的是全市场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目前名义利率方面,2024年Q4公布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和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28%和3.82%,目前价格指标仍然处于负增状态,全球断链进一步加剧我国产能压力,内需不足问题仍在,2024年GDP平减指数-0.73%,考虑到25年以来国内价格仍呈现下行趋势,当前实际利率水平较高,在居民和企业融资意愿仍有待提升情况下,需要降低的实际利率缓解其负债压力,提振消费和投资信心。
降准降息也能够有效配合财政进一步发力,尽管大规模债务置换起到了降低地方政府融资成本的作用,但考虑到今年政府债券发行增长较快,后续仍有有可能财政继续加码,政府债付息压力更大挤压财政支出的空间,降息以及相应的宽货币环境有利于降低政府融资成本。
稳增长压力下稳汇率对于降息掣肘减轻。前期央行在稳汇率、防风险、防空转要求下降息受到掣肘,目前稳增长出现明显压力时,央行主要任务将转为稳增长,同时美元指数明显回落也为降息打开了一定空间。降息同时汇率适度贬值均是货币政策宽松手段,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