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6日,德国联邦议院(议会下院)举行总理选举投票。在首轮投票中,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茨未能如预期顺利闯关,但最终在第二轮投票中当选新任总理。选举过程为何曲折?默茨将如何带领德国前行?
史上首次落选
今年2月,德国举行第21届联邦议院选举。当时,由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与姊妹党基督教社会联盟(基社盟)组成的德国联盟党得票率28.6%,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作为基民盟领导人,被视为保守派的默茨成为联盟党总理候选人。
3月初,联盟党与社会民主党(社民党)就组建联合政府达成初步协议,开启组阁谈判。社民党在大选中排名第三。两个月来,两党围绕移民政策、税收、养老金等问题展开多轮谈判。在大选中位列第二的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被排除在外。
根据两党4月初公布的联合执政协议,基民盟掌控外交部、经济事务和能源部等6个部门以及总理府,社民党掌控财政部、国防部等7个部门,基社盟掌控内政部等3个部门。舆论注意到,上届政府中只有一名部长——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将留任。默茨内阁体现出专业知识比政治资本更重要的特征。
5月5日,两党正式签署联合执政协议。
5月6日上午,德国联邦议院召开全体会议,选举新总理。目前,德国联邦议院共有630个议席。其中,联盟党占208个,社民党占120个,两党共占328个议席。
要想当选总理,默茨需要得到至少316名议员支持。从联盟党和社民党先前联手的情况来看,这并不难。还有党内人士在投票前表示,尽管两党都对内阁提名、政策分歧有不满,但默茨料将顺利闯关。
出人意料的是,在第一轮投票中,默茨获得310票,未能当选。这意味着,至少有18名盟友议员不支持他。有分析认为,这暴露出联盟党和社民党之间的分歧,可能加剧双方不信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国历史上,总理候选人在首轮投票中落选还属头一回。
受此影响,当日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大幅震荡下行,周边股市也纷纷下跌。
经过联邦议院各党团领导人紧急磋商,第二轮总理选举投票于5月6日下午举行。最终,默茨获得325票,当选新任总理,宣誓就职。
对于惊心动魄的当选过程,默茨显得比较淡然。
“我毫不怀疑,从今往后,我们将在这个相互信任的联盟中共同努力。”他说,与其执着于“反水者”,不如向前看——他的首要任务是重振德国经济等。
总理之路为何惊险
德国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该国政治变化备受关注。
有评论称,过去,德国政治乏味但稳定。而在地区及国际局势动荡的当下,不再是这样了,这从当天混乱的权力交接可见一斑。
默茨的总理之路为何险些毁于临门一脚?
“由于投票是不记名进行的,我们难以知道真正原因。”荷兰国际集团宏观研究全球主管卡斯滕·布热斯基说,“但在我们看来,一些联盟党议员似乎是想直接表达对默茨的财政政策在选举后180度大转弯的不满。”
3月中旬,德国联邦议院通过巨额财政草案,允许放宽国防等债务限制。此举不乏争议。选择党领导人当时抨击默茨违反先前竞选承诺,屈服于社民党的举债增支要求。
在德国政治碎片化的当下,这种情况越来越常见。财政政策分歧正是导致德国上一届政府垮台的导火索。
内政外交挑战不少
现年69岁的默茨是一名资深政治家,曾任欧洲议会议员、德国联邦议院议员等。尽管最终当选总理,但默茨领导的执政联盟开局并不顺利。接下来,默茨又将如何带领德国前行?
内政方面,自2月以来,联盟党和执政党的支持率出现下降趋势,尤其是联盟党,部分原因是民众对其决定放宽债务限制感到失望。
与此同时,极右翼政党依旧虎视眈眈。在今年2月举行的联邦议院选举中,选择党得票率创纪录,首次跃升为第二大党,对传统主流党派构成严重冲击。在首轮投票中意外“落选”也反映出德国主流政党面临的困境。
此外,德国面临经济持续低迷、财政负担沉重、能源价格高涨、制造业衰退等压力。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德国经济可能连续第三年萎缩。
外交方面,除了应对特朗普,俄乌冲突已进入第四个年头,如何应对这场持续的危机仍是德国乃至欧洲面临的紧迫议题。
对华关系方面,有分析认为,德国新政府可能会将经贸合作视为重点。这是鉴于德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内外环境、中德经贸合作基础,以及默茨曾在商界打拼,与商界关系密切。德国未来的对华政策也将受到执政伙伴的影响。
据德国媒体报道,默茨计划上任后立即访问法国和波兰,加强欧洲主权和边境管控将成重点议题。近期,默茨还可能与特朗普通话,甚至可能与特朗普会面。德国将在国际舞台上如何重新亮相?外界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