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楼市、股市对提振社会预期、畅通内需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在5月7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对稳定楼市和股市提出了明确要求。金融监管总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协同打好“组合拳”,积极做好相关工作。对“助小微”“保外贸”“科技金融”等方面也均进一步健全制度及加大支持力度。
稳楼市:“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
谈及“稳楼市”方面,李云泽透露,将扎实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支持打赢保交房攻坚战。他表示,目前,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支持了1600多万套住宅的建设和交付,有力保障了广大购房人的合法权益,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供了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的积极变化在信贷数据上也有所体现。据李云泽透露,今年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7500多亿元,其中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长28%。最近一些来华的头部国际投资机构也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价值正在逐步显现。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包括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指导金融机构继续保持房地产融资稳定,有效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强化对高品质住房的资金供给,助力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李云泽说道。
助小微:建立专门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在“助小微”方面,李云泽表示,金融监管总局牵头建立了专门的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动低成本资金快速直达企业。目前,各地累计走访经营主体超过6700万户,发放贷款12.6万亿元,其中约三分之一是信用贷款。
他进一步表示,近期,总局即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的一揽子政策,重点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增供给,继续做深做实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带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二是降成本,及时传导市场利率红利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同时规范机构与第三方的合作,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三是提效率,推动银行简化内部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时效,灵活满足各类融资需求,缓解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四是优环境,强化货币、财税、产业、监管等相关政策协同,在担保增信、信用修复、划型标准等方面,加快完善相关制度,营造更加适宜的发展环境。
保外贸:将制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
在“保外贸”方面,李云泽表示,在当前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的背景下,金融监管总局将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从金融方面持续加大支持力度。
其中,一方面强化金融纾困。将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推动银行加快落实各项稳外贸政策,确保应贷尽贷、应续尽续。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经营暂时困难的市场主体,“一企一策”提供精准服务。
同时,加力稳定出口。优化出口信用保险监管政策,提高承保能力,提供优惠费率,实施快赔预赔,稳定企业接单和出口信心。
此外,助力扩大内销。强化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融资保障,指导组建“内贸险共保体”,推出专属产品,推动内贸险扩面提额。多措并举支持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为外贸企业拓销路打开空间,助力加快内外贸一体化。
科技金融:推动加大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谈及“科技金融”,李云泽在发布会上表示,发展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金融监管总局持续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科技金融的新路径。
据他介绍,金融监管总局将着力深化现有试点,积极拓展新模式,健全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全力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是优化信贷服务;二是强化保险保障;三是扩大股权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