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长线旅行需求增长,旅游热浪激活商圈经济活力,文旅融合催生新场景……记者5月7日获悉,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布“五一”期间大数据,盘点假期出行和消费热点。
从整体出游趋势看,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国整体出游人群规模较去年同比增长8%,中长途游客占比为48%,较清明假期提升4个百分点。
跨区域长线旅行需求增长。基于“五一”假期对全国358家5A景区、8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各省份/城市的旅游市场接待情况以及部分代表地区旅游市场抽样情况进行监测,联通大数据显示,在游客量前50位的热门景区中,有19家景区远程出游占比超过30%。
此外,跨市深度游、入境深度游火热。根据联通大数据,“五一”假期期间,跨市深度游游客量前30名的城市共接待外地深度游客21094.5万人,平均每个城市接待外地深度游客703.2万人。对比2024年“五一”假期情况,前30名接待外地深度游客的城市其接待量及平均每个城市接待量增幅均为13.2%。入境深度游前20名的热门城市共接待入境深度游客197.3万人,平均每座城市接待约9.9万人。
旅游热浪激活商圈经济活力。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商圈平均消费次数较平日增长8%,最受外地游客喜爱的商圈前五名为北京前门大街商业步行街、南京夫子庙商业街、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成都锦江区春熙路商圈和杭州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
新型文旅业态成为青年群体的消费热点。中国电信大数据显示,青年群体对周边游的偏好带动了旅游消费从“目的地导向”向“体验导向”的转变,“五一”假期期间,全国各地共有超过30场音乐节落地,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带动了地方经济和文旅产业的全面升级。此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假日置身于自然中,北京、成都、广州凭借“人文景观与自然胜景双轨并行”的优势跻身最新吸引年轻人的旅游城市前三名。
联通大数据也显示,在游客量前50位的深度旅游景区中,有33家景区中30岁以下游客占比超过三成,年轻人成为旅游热潮中的主力军。此外,在美食探索、文化演艺、滨海休闲、县域深度游等驱动下,文旅消费呈现业态深度交融特征,传统旅游名城与新兴网红城市共同形成热点矩阵,跨区域流动带来的餐饮消费活力尤为突出,折射出假日经济向体验化、复合型消费图景升级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