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潘功胜在会上宣布,将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的利率同步调整。同时降准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房贷利率继续降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称,央行此次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是继2024年后再次对公积金利率进行定向调整,释放出明确的稳楼市政策信号,这一政策落实将有效缓解自住购房者的还款压力,尤其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对稳定住房消费、提振市场信心具有积极意义。
一方面,调整之后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降至2.6%,处于历史低位,叠加近期商贷利率调整,公积金贷款与商业贷款定位互补,共同支持房地产市场,既减轻了中低收入群体的购房负担,又为房地产市场注入了流动性。
另一方面,此次降息进一步拉大了公积金贷款与商业贷款的利差,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公积金制度的普惠性,更利好于首次购房人群。政策效果的持续性依赖于房地产组合政策落地。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算了一笔账,假设贷款100万元,等额本息还款30年,按调整前公积金首套利率2.85%计算,月供4136元,总利息48.88万元;按新利率2.6%计算,月供4003元,总利息44.12万元,月供每月少133元,总利息减少4.76万元。
陈文静指出,此次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幅度与2024年5月相同。2019年以来,5年以上公积金贷款利率仅调降2次、共40个基点,本次调整前,5年以上公积金贷款利率为首套2.85%、二套3.325%,调整后将分别降至2.6%、3.075%,“预计每年将节省居民公积金贷款利息支出超过200亿元,有利于支持居民家庭刚性住房需求”。
张大伟也表示,虽然目前公积金贷款利率已经是历史最低,但公积金贷款和商贷的利率差已经越来越小,与全国平均3.1%的房贷利率相比,利差只有30个基点,而最高峰期间超过200个基点,公积金的吸引力明显降低。
“此次降低25个基点,可以将公积金和商贷的利差增加到40—50个基点以上,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大公积金政策的作用和吸引力。”不过,他也强调,预计5月20日再次降息10个点,届时房贷平均利率将降低到3%以下。
市场止跌回稳
今年以来,在稳楼市基调下,全国各地政策频出。
有数据显示,2025年前4个月,全国已经超过200个城市发布了超过300次各种房贷政策,此番降息降准有利于各地市场稳定,亦利于降低房企融资成本,降低融资难度。
对于降息降准的考量,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称,2025年一季度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滑0.1%,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降幅收窄但仍负增长,GDP(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连续八个季度为负(-0.77%)。消费疲弱仍为物价回升的核心掣肘。
物价持续下跌,不仅借款人实际承接的利率比较高,导致贷款投资消费的积极性降低,客观上需要降准降息,释放低成本资金,带动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提振微观市场主体贷款的积极性。
同时中美关税战当前有一段政策“不确定期”,即最终的关税税率有不确定性,对出口的影响还待重新评估,人民币汇率承压压力减少,也创造出了降准降息的窗口期。
楼市方面,据中指研究院监测,今年4月,核心城市土地市场保持一定热度,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继续拍出高溢价地块。同时重点城市新房销售面积在较低基数下同比基本持平,核心城市在优质供应带动下,销售延续增长态势;二手房成交量整体同比延续增长态势,但市场“以价换量”仍是主流。
第三方咨询机构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4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846.8亿元,前4个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10181.7亿元,房地产市场整体延续止跌回稳态势。
该机构指出,4月整体楼市增长动能显著放缓,新房供给持平上月,但成交环比回落,成交规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二手房成交环比跌幅不及新房,延续高位震荡行情。京沪深杭蓉等热点城市一二手房成交环比皆降,需求迎来阶段性瓶颈期。
李宇嘉亦表示,尽管当前热点城市高端改善的好房子项目销售不错,但也仅仅是“点”上的亮点,“面”上来看,成交量不错的还是以刚需、刚改降价的项目为主。
“比如在广州地区,近郊、远郊的刚需刚改新房占比反而是最大的,二手房150万至300万元低价位占比超过50%,这说明楼市的需求主体是刚需刚改群体,他们对房价、对成本比较敏感。”
因此,在李宇嘉看来,此次降准降息,包括政策利率降低,给银行释放低成本资金,鼓励银行进一步降低按揭贷款利率。他预估,后续随着低成本资金释放,加上存款利率下降,按揭贷款利率可能也会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