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17亿美元,较3月末上升410亿美元,升幅为1.27%。
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出,4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经济增长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经济发展韧性强、活力足,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4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表示,长期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以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为目标,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原则在国际金融市场开展投资,实现了投资组合较为有效地分散化。单一市场、单一资产的变动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总体有限。
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从外储变化的各因素来看,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4月,美国特朗普政府推出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美元快速贬值,全球资产价格涨跌不一。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货币方面,美元汇率指数(DXY)下跌4.6%至99.5,非美元货币总体升值。资产方面,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1.0%;标普500股票指数下跌0.8%。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4月外储规模较大幅度上升,主要受当月美元指数大幅下跌带动。4月特朗普政府在全球范围内推出“对等关税”,美国衰退预期升温,资金流向非美市场,导致当月美元指数大幅下跌约4.4%。美元下跌会导致我国外储中非美元资产价格上涨。估计4月这一因素带动外储规模上升约500亿美元。与此同时,4月美国推出“对等关税”后,全球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其中,主要市场股指多现下行。这抵消了美债收益率走低、美债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对我国外储资产估值会有小幅下拉作用。
王青判断,短期内美元指数下行和全球金融市场下跌还将形成对冲效应,我国外储规模有望保持基本稳定。这将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提供坚实基础,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央行连续第六个月增持黄金
4月末我国黄金储备报7377万盎司,环比增加7万盎司,为央行连续第六个月增持黄金。
4月国际黄金价格先抑后扬,再创历史新高,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黄金价格突破3500美元/盎司,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突破830元/克。月内波动加剧,振幅达20%。4月初受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超预期带来的流动性冲击,国际黄金价格下跌;随后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干涉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使得避险情绪快速升温,资金大规模涌入避险资产,黄金价格转而快速冲高;此后风险情绪改善,获利盘止盈,黄金进入高位调整状态。
尽管4月金价在历史高位大幅震荡,但央行连续第六个月增持黄金,显示央行增持黄金的意愿仍然不弱。
王青认为,在国际金价大幅上行,不断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近期央行持续增持黄金,主要原因是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此外,黄金独有的避险功能也可能是近期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的一个考量。美国政府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关税风暴后,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也印证了这一点。展望未来,预计我国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东吴证券研究团队指出,当下全球央行正经历从“黄金储备主导”到“美债储备主导”再到“多元化资产为锚”的转型,央行的买盘成为本轮购金潮的底色,根据2022年-2024年的全球购金情况,购金较多的国家或主体大多为新兴经济体,其黄金占储备资产比重较低,购金空间依旧充足。
展望后市,多数市场人士指出,黄金上涨的驱动因素仍然没有改变,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去美元化进程加速,地缘风险引发的避险情绪,叠加全球央行黄金储备需求,将持续为金价提供支撑,预计央行或将阶段性的适应市场价格变化而调整增持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