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5月7日电(记者郭慕清)清科创业旗下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我国并购市场交易规模同比上涨 23.4%,在政策支持与市场活力的双重驱动下,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记者梳理发现,2024 年以来,多项鼓励企业并购重组的政策相继出台。2025 年初,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再次发力,放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限制,为并购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3 月发布的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政策,更是将并购贷款金额占比放宽至 80%,期限延长至 10 年,北京、上海等 18 个科技资源富集城市纳入试点范围。在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市场各方并购意愿被充分激发。尽管并购交易数量尚未显著增加,但在多起大额案例的有力带动下,并购市场交易规模已连续三个季度稳步上涨。
具体来看,境内并购呈现大额案例频现、整合重组加速的特点。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境内并购交易共完成 488 起,虽数量同比下滑 20.9%,但交易金额却高达 2248.89 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上升 50.3%。产业内整合重组与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成为突出特点,金融、汽车、机械制造、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均出现大规模交易,其中百亿元以上案例达 6 起,远超去年同期的 1 起,展现出境内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资源深度整合与产业优化升级的强烈需求。
与此同时,在全球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复杂影响下,中企境外并购活跃度逆势上扬。2025 年第一季度,境外并购交易总案例数达 23 起,同比激增 109.1%;交易总金额达 118.83 亿元人民币,同比飙升 217.7%。中企境外并购主要聚焦于同领域企业的并购,旨在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拓展国际业务版图。而外资并购中企活跃度则显著下降,仅完成 7 起交易,金额不足 10 亿元人民币。
从行业分布聚焦来看,呈现出科创与传统行业并购并重的特点。2025 年第一季度,被并购企业领域以半导体、机械制造、IT 等科创企业为主,被并购案例数同比分别上升 3.3%、28.9%、3.8%。从交易规模来看,汽车、金融、机械制造等领域因多起大额案例推动,并购规模同比显著上升,基本达到去年同期的 4 倍左右,反映出市场对这些行业的整合与升级需求旺盛,科创与传统行业在并购市场中携手共进,共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创新发展。
从交易方式来看,协议转让、增资、全国股转系统转让成为三大主流方式,合计案例数量占比达 88.6%。上市公司并购多采用协议转让和增资方式,分别占比 74.0% 和 12.6%;非上市公司则主要依赖协议转让、增资和全国股转系统完成交易。从交易规模来看,大额交易主要通过协议转让、发行股份购买、增资等方式进行,交易规模合计占比 92.2%。其中,发行股份购买方式交易规模占比达 26.0%,较去年同期增加 14.9 个百分点,显示出上市公司在政策鼓励与自身发展战略驱动下,并购重组节奏明显加快。
业内人士表示,在政策支持下,上市企业、地方国资、VC/PE 机构纷纷涉足并购市场,独立或联合其他资本设立产业并购基金。2025 年第一季度,上海启动总规模 500 亿元的国资并购基金矩阵,北京、深圳、苏州等地也落地数十亿级并购基金,并购市场逐渐升温。然而,市场参与者需关注潜在风险,确保实现预期并购效果。同时,在全球政经格局不确定性增加、贸易与关税政策变化频繁的背景下,跨境并购交易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市场发展趋势仍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