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岳品瑜董晗萱)5月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出席会议。
会上,潘功胜宣布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主要有三大类共十项措施。一是数量型政策,通过降准等措施,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二是价格型政策,下调政策利率,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也就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的利率,同时调降公积金贷款利率。三是结构型政策,完善现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创设新的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
对此,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解读道,人民银行此次宣布的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旨在通过数量型、价格型和结构型政策三大类别,共十项具体措施,以稳市场、稳预期。
其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有效缓解银行资金压力,提升信贷投放能力,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并将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激发实体经济活力。而降息政策不仅包括专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利率下调,还涉及多层次的利率调整,包括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等,将有效降低融资成本,直接减轻企业和个人贷款负担,促进消费和投资增长。
谈及央行优化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田轩表示,这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而将原本分别用于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的再贷款工具额度合并,总额度为8000亿元,能够更有效地调配资金,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机构的需求,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灵活性,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从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并间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公告〔2025〕8号,以下简称《公告》)。
《公告》从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和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支持机制等方面,对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提出若干举措。主要包括:一是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科技创新债券含公司债券、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二是发行人可灵活设置债券条款,鼓励发行长期限债券,更好匹配科技创新领域资金使用特点和需求。三是为科技创新债券融资提供便利,优化债券发行管理,简化信息披露,创新信用评级体系,完善风险分散分担机制等。四是将科技创新债券纳入金融机构科技金融服务质效评估。五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供贴息、担保等支持措施。
对于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田轩指出,央行通过提供低成本的再贷款资金,购买科技创新债券,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征信机构等合作,共同分担债券违约损失风险,将为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拓宽新的融资渠道,有效降低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同时,还能激发市场活力与信心,加速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并强化资本市场的服务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此外,还能带动股权投资市场,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领域,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