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田径、体操……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来了!上海证券报记者5月7日在北京市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5日至17日在国家体育场和国家速滑馆举办。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是全球首个为人形机器人组织的综合性竞技赛事,竞赛项目分为主体赛事和外围赛事。

5月7日,北京市举办新闻发布会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姜广智介绍,举办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旨在通过机器人的多种竞技赛项,集中展示、检验机器人最新成果,持续带动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人工智能、大模型、光学、传感、材料等多学科的技术进步,不断促进机器人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加速机器人进入生产生活各类实际场景。
赛迪研究院发布报告预计,“十五五”时期,我国工业机器人渗透率将大幅提升,服务机器人不断进化,人形机器人由资源拉动转为市场驱动。
“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图景才刚刚展开,机器人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应用推广还面临不少挑战,迫切需要加强全球交流合作,加强科研、产业和用户的对接互动。”姜广智说。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此前已举办过世界机器人大会,在此基础上,今年又举办了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据悉,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今年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举办,预计将有约200家机器人企业集中展示各自最新研发成果。

“天工2.0”人形机器人
北京市体育局二级巡视员张华介绍,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项目分为主体赛事和外围赛事。其中,主体赛事包括竞技赛、表演赛和场景赛,共计三类、19个项目。
据了解,主体赛事是通过这些比赛项目,展示机器人应用技术的多样性、创新性与实用性。其中,竞技赛参照人类传统体育项目,设置了11个赛项。具体包括:田径7项,包括100米、400米、1500米、4×100米接力、100米障碍赛和立定跳远、原地跳高,还有自由体操和2v2、3v3、5v5足球赛。这些项目将重点考验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协调性与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表演赛设置了单机舞蹈、群体舞蹈2个项目,通过艺术编排、音乐配合与动作创新,展示人形机器人全身实时协同控制和群体协同能力。
场景赛聚焦人形机器人实际应用场景,设置了工业场景、医院场景和酒店场景共三类、6个项目,展示机器人的实用技能和智能化水平。
外围赛事安排了3个项目,包括非人形机器人羽毛球、篮球和乒乓球。
“借助体育赛事,展示现阶段机器人技术发展水平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同时兼顾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和赛事的表演性、观赏性,这些是设置本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比赛项目时重点关注的问题。”张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