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夏子航)“5月7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既是对前期政策的一次接力,也是应对当前经济面临的内外部形势、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一次加力。”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袁闯表示。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证监会负责人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袁闯表示,总体来看,新闻发布会主要着力点集中于货币政策、产业支持政策与资本市场政策三个方面。
首先,货币政策宽松再加力。本次新闻发布会的货币政策包含了数量型政策、价格型政策与结构型政策。一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二是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调降至0%。三是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利率从目前的1.5%调降至1.4%,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四是将各类专项结构性工具利率、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目前的1.75%下调至1.5%,预计每年可节约银行资金成本大概150亿元-200亿元,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目前的2.25%降至2%。
“当前,人民币汇率出现企稳回升的走势,5月6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收于7.20附近,这为降准降息、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有利窗口。同时,结构性的降息措施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负债端成本,从而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对实体经济的贷款利率。”袁闯认为。
其次,产业支持政策精准加力。“产业支持政策是本次新闻发布会最重要的增量政策之一,主要涉及房地产、科技、消费以及外贸领域,这些领域既事关我国当前防范内外部风险与冲击、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也事关我国经济与产业长期转型的方向。”袁闯表示。
具体来看,在科技创新方面,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由目前的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继续支持“两新”政策实施;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投资力度,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综上可见,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政策涵盖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两种手段,包含了股权融资、债务融资以及保险等领域。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我国加快科技创新与突破步伐的背景下,全方位、立体化的科技金融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将为我国科技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支持。”袁闯说。
外贸方面,制定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市场主体提供精准服务。“为受到关税影响的外贸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帮助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外贸企业渡过难关、实现转型,是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的重要体现。”袁闯表示。
同时,资本市场政策持续加力。一是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将5000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3000亿元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两个工具额度合并,总额度变为8000亿元。二是投资端建设持续加力。三是融资端方面,将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市场高度关注的资本市场相关政策,最重要的特征是推动落实已出台的政策措施,持续加力,进一步巩固市场回升向好态势。”袁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