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亚洲货币表现强势。“五一”假期,以离岸人民币、港元等为代表的亚洲货币更是集体大涨。
异动背后,一场全球资金大挪移的帷幕或许正在拉开。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经济衰退预期渐强、美元由强转弱的背景下,全球资金纷纷从美国流出,寻找避风港。
亚洲货币集体异动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多数亚洲货币飙涨,对美元大幅升值。
从市场表现来看,“五一”假期在岸市场休市,5月6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开盘报7.235,盘中最高触及7.2105,为去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亦走强,过去几个交易日连续升穿多道整数关口,一度收复7.19关口。
除人民币外,其他亚洲货币也表现不俗。例如,港元近几日的攀升之势连续触及港币联系汇率机制下7.75港元兑1美元的“强方兑换保证”。港元上一轮触发强方兑换保证是在2020年。
根据香港自1983年起实施的联系汇率制度,如果港元汇率触发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融管理局会买美元、沽港元,将港汇稳定在不高于7.75的水平。5月3日以来,香港金管局三度出手承接美元沽盘,以捍卫港币联系汇率制度。
5月6日,香港金管局发言人表示,港元于早上纽约交易时段再次触发联系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向市场注入605.43亿港元。包括3日和5日分两次沽出的560.71亿港元,金管局目前共向市场注资1166.14亿港元。
多因素带动亚洲货币上扬
亚洲货币集体异动背后,究竟有何推动因素?
华泰证券分析称,“五一”假期全球市场风险偏好修复,人民币、港币等亚洲货币对美元出现“补涨”。
与此同时,美元指数维持在100关口附近偏弱运行。“近期,美国经济基本面承压、政策不确定性较强等引发外国投资者对美元计价资产信任程度下降,美元指数不涨反跌,这也是4月中下旬以来非美货币表现回暖的主要驱动因素。”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
在美元资产吸引力逐渐下降的背景下,投资者或逐渐削减对美国资产的投资敞口。上善资本首席经济学家夏春表示,这次亚洲货币汇率上涨的直接原因,可能是亚洲的出口商和保险公司集中减持美元资产。过去几年,亚洲保险公司均以本币融资投资美元资产,但可能并未进行完全的汇率对冲,这导致面临结构性问题。
浙商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林成炜表示,过去几年,亚洲保险机构等配置了大量美债仓位,但外汇风险敞口对冲比例不足。在市场波动之下,亚洲金融机构可能抛售美元资产以增加外汇对冲敞口,这会导致相关国家和地区本币升值。
美元指数或延续弱势
亚洲货币上涨也凸显出,全球资金正在上演一场大挪移。
“五一”假期期间,中国资产吸引全球目光。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周涨3.14%,其中单日最高涨幅达3.5%;恒生指数涨超1.7%,恒生科技指数涨超3%。节后首个交易日,A股全线走高,沪指涨超1%重返3300点上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涨近2%。
明明表示,在国内经济增速保持平稳、政策积极落地、“五一”假期旅游消费增速超预期等因素支持下,市场预期持续改善,中国资产价格不断回升,进一步吸引外资流入,这也增加了人民币需求。
与股票投资相关的港元需求有所增加,同样成为支持港元偏强的主要原因。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港元需求持续上升,港元走强主要受股票相关的需求推动。
广发证券研报分析,近期港元大幅升值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美元降息使套利交易回报率下降,同时美国政府政策加剧外部资金避险需求;二是股票投资相关的港元需求有所增加;三是5月以来亚洲主要经济体货币对美元普遍大幅升值,可能由于多为出口导向型国家,拥有较大规模美元资产头寸,资金从美元撤出回流本国,因此货币升值。
展望后市,全球外汇市场将如何演绎?美元指数走势仍然是一大关注点。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美元信任危机的持续演绎,美元指数或将延续疲软。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警告称,美国财政政策可能会削弱美元的价值,“我们不会投资于会大幅贬值的货币”。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发表机构观点称,预计美元会有一段时间的盘整,但从中期来看,美元疲软的趋势可能再现。
人民币汇率有望继续保持基本稳定。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未来人民币可能出现一个与美元走势相反的双向波动过程,但波幅会相对较小。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人民币走势将更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