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加速重构,深圳龙岗正以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集团军”姿态突围。2025年,深圳半导体产业规模剑指2500亿元,而龙岗区以“四成占比”的雄心,正冲刺千亿级产业集群。在龙岗,没有“孤独的创新者”,只有“上下楼即上下游”的产业共同体。这片诞生过华为、比亚迪的科创热土,如今向科技创新要新质生产力,从打破国外垄断的UWB定位芯片,到拥有“算力积木”设计的DeepEdge10系列芯片。龙岗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领域,已经形成坂田、宝龙、龙城、平湖街道四大重点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初步构建涵盖IC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平台、检测机构的全产业链体系和产业生态圈。
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在坂田星河WORLD,68家半导体企业构建起“上下楼即上下游”的产业共同体。龙岗已形成四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覆盖IC设计、制造、封测等全链条,集聚深爱半导体、华大北斗等千余家科技企业。在第三代半导体、AI芯片、传感器等赛道上,“龙岗芯”以“创新+场景”双轮驱动构建技术护城河。
全球首款车规级UWB芯片在此诞生。纽瑞芯科技研发的700系列芯片测距精度达±1厘米,其SiP封装技术将天线集成于芯片,已导入智能汽车、AR/VR领域。在宝龙,创芯微微电子的电池管理芯片装进小米耳机、宜家灯具,覆盖1—14节电池全保护方案,成为国产电源芯片标杆。
产学研破壁攻坚
“算法芯片化是让芯片成为场景的思维器官。”云天励飞副总裁郑文先阐释其技术哲学。企业自主研发DeepEdge10系列芯片,独创“算力积木”设计,2024年营收增长81%,落地政务、交通等超千个场景。其参与研发的“国产E级高性能人工智能算力平台”斩获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填补大模型并行训练技术空白。
龙岗创新生态呈现“榕树效应”:香港中文大学(深圳)10年培育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等高端平台;线上工研院构建技术交易超市;5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形成创新联盟。从实验室研发到量产验证,完整创新链条加速技术转化。
“场景+政策”双轮驱动
龙岗的芯片产业崛起,离不开政策、场景、人才的三重赋能。龙岗区通过“深龙英才计划”吸引高端人才,开放智慧安防等场景供技术试验;50亿元融合产业基金与算力规划,则为企业提供“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周期支持。
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半导体专项政策覆盖EDA工具研发、流片补贴;市级产业联盟促成32家供应链合作;千公顷产业用地整备就绪。IC测试中心、设计平台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
未来,随着技术持续突破、场景不断丰富,龙岗将继续发挥智能产业优势,加速AI赋能数字底座、软硬件等产品方案;同时强化设计环节优势,推动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生态,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主阵地,为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半导体产业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