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香港金管局”)四日三次注资维稳港元。
因港元汇率兑每美元再次触及7.75兑1美元的强方兑换保证,5月6日,香港金管局在美股收市后,再接78.12亿美元沽盘,向市场注资605.43亿港元。此前,香港金管局已在5月3日、5日两次入市承接美元沽盘,分别向市场注资465.39亿港元和95.32亿港元,累计注资达1166.14亿港元。
香港金管局官网显示,联系汇率制度自1983年10月17日在香港实施,透过严谨、稳健和透明的货币发行局制度,使港元汇率保持稳定在7.75至7.85港元兑1美元的区间内。
根据联系汇率制度,港元兑美元存在正常浮动区间:7.75(强方兑换保证)至7.85(弱方兑换保证)。如果港元汇率触发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融管理局会买美元、沽港元;如果港元汇率触发了弱方兑换保证,则进行反向操作。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货币金融稳定的支柱,旨在确保货币及外汇市场运作顺畅,经历过多个经济周期仍然行之有效。
香港金管局发言人表示,近期港元偏强主要由于股票投资相关的港元需求增加,同时多只区内货币近日兑美元升值,亦带动港元汇率走强。上一次触发强方兑换保证是2020年10月28日,香港金管局将继续密切留意市场动态,确保港元市场有序运作。
广发证券银行分析师倪军表示,近期港币大幅升值主要原因可能有,美元降息使套利交易回报率下降,同时外部资金避险需求加剧。5月份以来亚洲主要经济体货币兑美元普遍大幅升值,可能主要由于多为出口导向型国家,拥有较大规模美元资产头寸,资金从美元撤出回流本国,因此货币升值。由于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港币升值弹性较小,因此资金流入量可能更多,资产价格弹性可能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股票投资需求增加,也推动港元走强。倪军表示:“股票投资相关的港元需求有所增加,年初以来港股在SDR(Special Drawing Right,特别提款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靠前。”
5月6日,恒生指数收盘涨0.7%,报22662.71点。同时,年内港股IPO市场活跃,大大增加了对港元的需求。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6日,累计有18家公司在港股上市,募资净额约183.84亿港元。
多重因素交织,港元汇率触发强方兑换保证。汇生国际资本有限公司总裁黄立冲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是近期美元指数下跌,而港元逐渐走强,尤其是南向资金进入港股市场比较多,港元需求短时间内增加。二是香港本地银行港元结余规模较小,资金流动并不活跃,随着近期上市公司进入派发股息阶段,港元需求增多。此外,历次美股大跌后,往往有大量资金回流至港股,随着股票资金跨境流动,容易导致香港本地市场银根抽紧,从而触发港元汇率强方兑换保证。
事实上,有国际大行早前已预期港元有机会短暂触发强方兑换保证。汇丰环球此前发表研报指出,未来美元兑港元短期内可能面临额外的下行压力,甚至可能短暂触及7.75强方兑换保证水平。“短期内可能短暂触及7.75强方兑换保证水平的原因,来自潜在的大型IPO,以及上市公司前置派息交叠之下,可能会暂时影响港元的流动性状况,尤其是考虑到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现已相当低。”汇丰环球报告解释。
历史经验显示,上市企业为迎接6月份至8月份派息旺季而增加对港元的需求,港元在第2季有走强的趋势。汇丰环球表示,预计今年上市企业派息高峰期可能会提早在5月份和6月份出现,主要原因是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已将派息安排在这两个月,而非往年的7月份和8月份。
市场人士认为,香港金管局这一举措有助于保持市场资金面的宽松,对港股市场形成正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