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离岸人民币汇率自5月1日收于7.2773后连续走强,截至5月5日收盘已升至7.2006,当日盘中更是一度触及7.1843的高点。“五一”期间,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升超800点。
5月6日,人民币大幅拉升,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日内一度涨近600点,创去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收盘报7.2169,日内上涨463点。离岸人民币汇率小幅回落,仍维持在7.20左右。在岸人民币汇率自4月28日开始持续升值。

人民币汇率的强劲升值势头也提升了资本市场的活力。5月6日,A股呈现普涨格局,三大指数均涨超1%,近5000股飘红,两市成交额重返1.3万亿之上。
积极的信号
近期人民币汇率呈现强劲升值态势,其背后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
中国建投投资研究院主任张志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可以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来分析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强的原因。
从国际方面来看,美国滥施关税引发美元信用危机,美元指数持续走弱,近期已经跌破100整数关口,同时引发了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随着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有所增加,这也会提升美元贬值预期。从国内方面来看,中国还有丰富的政策储备和充分的政策空间。中国经济一季度数据超预期,表现出较强韧性,这也增强了市场对中国经济和人民币汇率的信心。
数据显示,4月以来,美元指数自105左右的高位持续下跌。4月11日,美元指数收报99.7906,日内跌幅达1.14%,失守100大关。4月21日,美元指数收报98.3518,创近半年以来的最低值,此后在100关口小幅波动。5月6日,美元指数最新报99.5685。
从政策层面看,人民币汇率也获得了积极支撑。
在4月28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表示,我国经济基础坚实,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市场有韧性,将继续为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力支持实体经济。同时,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加强市场管理,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做出明确部署,要求“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这意味着尽管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但宏观政策将采取强有力的对冲措施,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效稳定宏观经济运行,这也对人民币汇率提供了重要支撑。
据新华社报道,商务部新闻发言人5月2日表示,中方注意到美方高层多次表态,表示愿与中方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同时,美方近期通过相关方面多次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与中方谈起来。对此,中方正在进行评估。
据新华社报道,分析人士认为,近期人民币走强主要有四大原因:
一是“五一”出行数据刷新历史新高,可能注入更多经济增长动能;
二是“五一”期间中美经贸磋商释放出积极信号;
三是避险资金可能正在增配人民币资产;
四是在美元指数趋势性杀跌的背景之下,结汇盘可能正在逐步释放。
压力已充分释放?
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是否预示贬值压力已充分释放?
对此,张志前分析指出,虽然当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阶段性回升,但考虑到美国滥施关税的影响仍具持续性,尚不能断言汇率承压周期已彻底结束。值得关注的是,人民币汇率体系已成功通过压力测试,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韧性。
“这意味着人民币贬值压力最大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未来人民币或将出现一个与美元走势相反的双向波动过程,但波动幅度较小。相较于其他主要货币来说,人民币走势将更为稳定”,王青表示。
王青预计,接下来人民币走势将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中美经贸谈判释放的信号,二是美元走势。人民币汇率也将随之波动,现在判断会出现持续性的单边升值为时尚早。
王青还指出,人民币适度升值还能有效稳定国内资本市场信心,对稳股市有积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就“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而言,当前最重要的是国内超常规逆周期调节适时发力,稳住经济基本盘,推动房地产市场持续止跌回稳。
中金外汇研究指出,驱动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力量取决于美元指数走向及中美经贸谈判释放的信号等因素,人民币汇率走势有望表现温和偏强。进入5月,需继续关注稳增长政策的落地节奏,整体而言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将偏向积极,人民币汇率重新开始向中间价方向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