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正式结束,除了A股5月如何表现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外,年报披露后停牌并将于五一结束后复牌的个股该怎么走,同样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01
79万股民等待复牌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将有26只披星戴帽股(包括从ST变为*ST个股)在5月6日复牌。
从股东户数来看,这26只个股的股东户数合计达79.08万户,其中江苏吴中、ST锦港、海南椰岛、东方通、ST华微股东户数超过5万户。
从营收来看,江苏吴中、ST锦港、ST华微、正平股份2024年营收超过10亿元。而净利润来看,只有江苏吴中、ST华微、逸飞激光这3股归母净利润为正,其余23股均为负,ST锦港和沐邦高科2024年更是亏损超过10亿元。

回望2024年,当时有48股在年报披露后停牌并在五一节后复牌,其中42股在复牌后开启连续跌停模式,占比高达87.5%。
而开启连续跌停模式的42只个股,平均录得10个跌停,长江健康(已退市)、超华科技(已退市)、爱康科技(已退市)、中润资源和富通信息(已退市)更是录得30个及以上的连续跌停。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退市新规于今年年初正式施行,更多经营业绩差、流动性差的“僵尸企业”将面临退市风险。ST公司需要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比如改善经营状况、增强盈利能力等,否则,该类公司需要寻求重组或其他途径以避免被摘牌。
中国银河证券则认为,退市新规着眼于提升存量上市公司整体质量,通过严格退市标准,加大对“僵尸空壳”“害群之马”出清力度,削减“壳”资源价值,可谓“良币驱逐劣币”;同时,拓宽多元退出渠道,加强退市公司投资者保护。
02
机构:5月整体看震荡
至于5月整体市场该如何走,综合机构观点来看,震荡偏强成为主旋律。华金证券从政策面、基本面、流动性角度认为5月可能震荡偏强。理由在于:一是政策和外部事件可能偏积极;二是5月经济和盈利基本面仍可能延续弱修复;三是5月流动性可能维持宽松,包括宏观流动性维持宽松以及股市流入资金可能继续回升。
光大证券则从估值角度出发,表示当前A股市场的估值处于2010年以来的均值附近,而随着政策的积极发力,中长期资金带来的增量资金或将持续流入市场,对资本市场形成托底,A股市场有望震荡上行。
浙商证券则认为,A股节后有望“先补涨,后震荡”。一方面,节日期间,港股、人民币汇率等相关资产走势整体乐观,节后A股大概率顺势向上“补涨”。另一方面,中美双方还未就关税进行正式谈判,前期导致市场“下翻”的主要利空因素还未完全得到修正,近期指数的反弹某种程度上已经“领先”基本面变化,所以在“补涨”后或进入震荡走势。
不过,华安证券略显谨慎,一方面关税加征在经济基本面上的兑现仍未落地,对应的储备对冲措施也在观察时机;另一方面内需在政策支撑下对冲出口边际走弱影响,但仍需密切关注“失速”风险。在当前市场不低的位置时需更加重视事件或政策的催化支撑。
03
更多提及科技和消费
而在具体配置上,科技和消费成了机构们的关键词。华金证券认为,今年5月来看,消费和科技可能相对占优:首先,“五一”假期期间出行和消费火爆,相关的社服、食品饮料等表现可能相对偏强;其次,当前政策支持的方向是提振消费、科技创新,相关的消费和科技表现可能相对占优。
中原证券也认为科技和消费会是5月的两大主线。一方面内需提振引领结构性机会,消费扩容是政策与市场共振的核心方向;另一方面关注科技成长和自主可控,尤其4月份科技板块调整较为充分,该主线更具配置价值。
东吴证券和兴业证券更看好科技。兴业证券认为,随着内部财报陆续披露,以及外部关税扰动正在逐步过去,科技成长的布局时点已在逐步临近,5、6月市场风格有望逐步回归科技成长。而东吴证券认为,在短期扰动淡化,流动性充裕背景下,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提升,政策和产业端具备持续催化的板块将是后续交易的重心,市场风格或回归科技成长主线。
04
历史数据:5月偏弱
不过从历史数据来看,5月份市场表现整体一般。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上证指数过去20年(2005年至2024年)中,只有9次5月上涨,上涨概率为45%。沪深300指数和深证成指的上涨概率分别为55%和50%。创业板指上涨概率较高,为57%。

华金证券表示,影响5月A股走势的主要因素是政策和外部事件、基本面和流动性。一是政政策宽松或外部事件积极则上证综指5月可能上涨,如2014年“新国九条”发布、2015年央行调降LPR、2021 “双碳”目标确立等;否则A股表现可能偏弱,如2010、2011年欧债危机、2017年去杠杆、2023年美联储加息等。二是基本面的强弱对A股5月表现也有一定影响,如2013、2015年地产销售增速回升,上证综指上涨。三是流动性也是导致A股5月涨跌的重要因素。